[發明專利]一種汽車空調系統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81982.4 | 申請日: | 2016-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8532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12 |
| 發明(設計)人: | 郭永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工程學院 |
| 主分類號: | B60H1/00 | 分類號: | B60H1/00;B60H1/32;B60H3/0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京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林曉琴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空調 系統 及其 控制 方法 | ||
一種汽車空調系統,包括制冷劑循環回路、半導體供冷裝置、控制單元、冷凝管路、通風管路;制冷劑循環回路包括壓縮機、冷凝器、第一節流閥、儲液罐、第二節流閥、蒸發器、儲氣罐;壓縮機的進氣管連接儲氣罐,壓縮機的排氣管連接冷凝器;冷凝器連接第一節流閥,第一節流閥連接儲液罐;儲液罐連接第二節流閥,第二節流閥連接蒸發器;蒸發器連接儲氣罐;第一節流閥與儲液罐之間設有第一閥門;儲液罐與第二節流閥之間設有第二閥門;儲氣罐與壓縮機之間設有第三閥門。半導體供冷裝置,位于冷凝器前端,控制單元連接制冷劑循環回路和半導體供冷裝置。本發明能夠保障系統正常高效工作,實現蓄冷、加濕、節能多功能于一體。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汽車空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蓄冷、加濕多功能于一體新型的汽車空調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汽車進入千家萬戶。隨著汽車應用普及,人們越來越關注汽車空調制冷時對汽車本身及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傳統的汽車用壓縮式制冷空調在運行過程中需要消耗汽車主發動機10%-15%的動力,導致其直接影響汽車的加速性能和爬坡能力。
2、目前汽車空調系統基本采用壓縮式制冷循環制冷,壓縮機由發動機直接驅動,當關掉壓縮機時,制冷也就立即停止。在夏季,長時間停放汽車在陽光的照射下。車內的溫度很高,從而影響乘客的舒適性。
3、在臨時停車或者等紅綠燈時,如果制冷系統停止工作,車內溫度上升很快,人在里面會覺得不舒服。另一方面,如果在停車期間開空調制冷系統,發動機處于低負荷工況,油耗特別大。
4、目前汽車空調系統采用壓縮式制冷循環制冷,對車內空氣進行冷卻除濕處理,沒有加濕設備,對于長時間乘坐車輛人員而言,越來越干燥的室內空氣影響乘客的舒適性。
如何提高汽車空調舒適度,人們想出了各種辦法。在2011年的專利申請號為CN201120138410.4的實用新型專利,涉及用制冷劑循環回路中的蒸發器外的載冷劑熱交換器,實現冷量從制冷劑到載冷劑的傳遞。在2014年的專利申請號為CN?201410514404.2的發明專利提出一種汽車駛、停時蓄電池供電的冷暖空調裝置,這些技術雖然從理論上解決一定的問題,卻僅僅關注于某一問題,無法解決在炎熱的夏季面臨的主要問題。據此,提出一種更加全面的蓄冷、加濕、節能多功能于一體的新型汽車空調系統控制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一在于提供一種蓄冷、加濕多功能于一體新型的汽車空調系統。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二在于提供一種蓄冷、加濕多功能于一體新型的汽車空調系統的控制方法。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解決技術問題之一:
技術方案一:
一種汽車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劑循環回路、半導體供冷裝置、控制單元、冷凝管路、通風管路;
所述制冷劑循環回路,包括壓縮機、冷凝器、第一節流閥、儲液罐、第二節流閥、蒸發器、儲氣罐;所述壓縮機的進氣管連接所述儲氣罐,所述壓縮機的排氣管連接所述冷凝器;所述冷凝器連接所述第一節流閥,所述第一節流閥連接所述儲液罐;所述儲液罐連接所述第二節流閥,所述第二節流閥連接所述蒸發器;所述蒸發器連接所述儲氣罐;所述第一節流閥與所述儲液罐之間設有第一閥門;所述儲液罐與所述第二節流閥之間設有第二閥門;所述儲氣罐與所述壓縮機之間設有第三閥門;
所述半導體供冷裝置,位于所述冷凝器前端,包括P型半導體、N型半導體、第一金屬導熱板、第二金屬導熱板、第三金屬導熱板;所述P型半導體、N型半導體、第二金屬導熱板、第三金屬導熱板均分布于汽車引擎蓋內表面;第一金屬導熱板布置在汽車引擎蓋外表面;所述P型半導體的一端與所述第二金屬導熱板連接,其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金屬導熱板連接;所述N型半導體的一端與汽車引擎蓋內側的第三金屬導熱板連接,其另一端與汽車引擎蓋外側的第一金屬導熱板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工程學院,未經福建工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198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