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下航行器浮心測量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81547.1 | 申請日: | 2016-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6863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26 |
| 發明(設計)人: | 宋大雷;秦嗣通;孫偉成;臧文川;周麗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M1/12 | 分類號: | G01M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段秋玲 |
| 地址: | 266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下航行 測量 浮心 重心測量 力矩平衡原理 三維立體模型 測量精度高 原點 測量數據 浮心位置 科學計算 質量分布 準確測量 豎直 檢測 | ||
1.一種水下航行器浮心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水下航行器前端頭設為原點,建立三維立體模型,設長度方向X軸、寬度方向Y軸、豎直方向Z軸,測量包括X軸方向的重心測量、Z軸方向的重心測量、X軸方向的浮心測量和Z軸方向的浮心測量;X軸方向的重心測量包括以下步驟:
用兩根繩分別在前后兩處懸掛起水下航行器,懸掛點位于航行器寬度方向的中間位置,將兩根繩分別掛在鉤秤上,鉤秤固定在合適的支撐物上,通過調整兩根繩的長度使航行器處于水平狀態,
以原點為力矩參考點,列力矩平衡方程:
X3即重心在X軸方向上的距離;
其中:F1、F2分別為兩懸掛鉤秤的示數;
G為水下航行器的重力,可通過G=F1+F2得到;
X1、X4分別為兩根繩距參考點的水平距離;Z軸方向的重心測量包括以下步驟:
將水下航行器放置在兩根相同的光滑桿上,兩根光滑桿分別位于航行器前后處的下方,航行器處于水平狀態;
在航行器機身旁豎直方向的中間位置懸掛重力為g1的重物,使航行器產生角度為α的偏轉角,
根據力矩平衡方程
g1×R×cosα=G×h1×sinα
得到重心在Z軸方向的距離:
其中:g1為懸掛重物在空氣中的重力;
R為航行器的半徑;
G為航行器的重力;
α為懸掛重物后航行器的偏轉角度,可通過角度測量計或航行器自帶姿態傳感器獲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下航行器浮心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X軸方向的浮心測量包括以下步驟:
在測量長度方向重心的基礎上,將航行器全部浸沒在水中,使航行器處于水平狀態,以原點為力矩參考點,列力矩平衡方程:
F3X4+F4X1+FX2=GX3
推出:
X2即為浮心在X軸方向的距離;
其中:F3、F4分別為兩懸掛鉤秤的示數;
G為水下航行器的重力;
F為水下航行器的浮力,通過F=G-F3-F4得到;
X3為重心在X軸方向的距離;
X1、X4分別為兩根繩距參考點的水平距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下航行器浮心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Z軸方向的浮心測量包括以下步驟:
將水下航行器全部浸沒在水中,前后處放置在兩根相同的光滑桿上,保持航行器處于水平狀態,在水下航行器機身旁豎直方向的中間位置懸掛凈重力為g2的重物,使航行器產生偏轉角β;
根據力矩平衡方程:
g2×R×cosβ=G×h1×sinβ+F×h2×sinβ
所求的浮心豎直方向Z軸距離為:
其中:g2為懸掛重物在水中的凈重力;
R為航行器的半徑;
G、F分別為航行器的重力與浮力;
h1為重心在Z軸方向的距離;
β為懸掛重物后航行器的偏轉角度,可通過角度測量計或航行器自帶姿態傳感器獲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海洋大學,未經中國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154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