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器元件緊固裝置及其緊固電器元件的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611180908.0 | 申請日: | 2016-12-20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5904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4 |
發明(設計)人: | 林藝成;梁碧輝;陳文安;蘇志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科華恒盛股份有限公司;漳州科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
主分類號: | H05K7/12 | 分類號: | H05K7/12 |
代理公司: | 廈門龍格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婁燁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廈門***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器元件 緊固 裝置 及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器元件緊固裝置及其緊固電器元件的方法,電器元件緊固裝置包括支撐架和安裝組件;支撐架包括頂板、底板和通孔,電器元件穿過頂板通孔并放置于底板上;安裝組件包括定位塊和緊固塊;定位塊包括定位部,定位部設有與電器元件外緣面相匹配的定位面;緊固塊包括緊固部,緊固部包括面向電器元件的頂抵面和背對電器元件的迫緊面,緊固電器元件時,定位部位于電器元件與頂板通孔孔壁之間,且定位面貼靠于電器元件的外緣面;緊固部插設于電器元件與頂板通孔孔壁間,其頂抵面頂抵電器元件的外緣面,定位部、緊固部夾持電器元件且被夾緊于通孔中,進而緊固于支撐架上。本裝置安裝結構簡單、緊固可靠,適用于不同尺寸電器元件的緊固。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產品緊固裝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器元件緊固裝置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工業技術的快速發展,大型電力電子設備在各行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功率等級和功率密度也越來越高,因此,對電器元件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求電器元件固定可靠、安裝緊湊、維護方便,能夠防止由于振動造成對電器元件的破壞。現有電器元件的緊固裝置常采用卡箍和螺釘緊固結構或卡箍卡裝固定結構等結構形式,這些電器元件的緊固裝置存在著安裝操作難度較大,安裝可靠性不足以及不能適用于不同尺寸或形狀的電器元件地緊固等問題。因此,電器元件的緊固裝置重點考慮電器元件在長期運行的狀態下能夠可靠地安裝以及有效地防止振動等因素,以避免對電器元件及其連接造成損壞,同時能夠適用于不同尺寸或形狀的電器元件地緊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供一種能夠適用不同尺寸和不同形狀的電器元件的緊固裝置,該裝置隊電器元件的緊固可靠,在使用的過程中電器元件不易松脫,此外,還具有緊固快捷、操作時間短,拆卸便利等優點。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電器元件緊固裝置,包括支撐架和安裝組件;所述支撐架用于放置電器元件,包括頂板和底板,所述頂板設有至少一個通孔,電器元件穿過頂板上的通孔并放置于底板上;所述每個通孔外周設有至少一組安裝組件,所述每組安裝組件包括定位塊和緊固塊;所述定位塊包括定位部,定位部用于定位電器元件,定位部設有與電器元件外緣面相匹配的定位面;所述緊固塊包括緊固部,緊固部用于與定位部配合頂抵電器元件,將電器元件緊固于頂板的通孔中,所述緊固部包括面向電器元件的頂抵面和背對電器元件的迫緊面,所述的頂抵面用于頂抵電器元件的外緣面,所述迫緊面自上而下向頂抵面傾斜;電器元件在支撐架上放置到位時,定位塊的定位部位于電器元件與頂板通孔孔壁之間,其定位面貼靠于電器元件的外緣面;所述緊固塊的緊固部插設于電器元件與頂板通孔另一側孔壁間,其頂抵面頂抵電器元件的外緣面,其傾斜的迫緊面壓迫孔壁,使定位塊的定位部、緊固塊的緊固部和電器元件被頂板通孔夾緊,進而將電器元件緊固于支撐架上。
進一步地,所述定位塊還包括安裝部,所述頂板通孔外周還設有與安裝部相配合的第一安裝孔;所述安裝部包括第一連接塊和連接柱,第一連接塊與定位部相互垂直且固接成一體,所述連接柱設置于第一連接塊的下表面,連接柱插設于頂板的第一安裝孔內,連接柱插設到位時,所述定位塊的定位部伸入于頂板通孔內。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柱上設有背對定位面的卡鉤,所述定位塊的定位部設有卡槽,定位塊連接到位時,所述卡鉤位于頂板底面下方,且頂板通孔的孔壁插入于所述的卡槽內,以限制定位塊脫離頂板。
進一步地,所述緊固塊還包括固定部,所述頂板通孔外周還設有與固定部相配合的第二安裝孔;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二連接塊、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所述第二連接塊與緊固部相互垂直且固接成一體,所述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位于第二連接塊的下表面且間隔一定距離,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伸入第二安裝孔卡接頂板以限制緊固塊緊固到位后脫離。
進一步地,所述緊固塊固定部還包括鎖固通孔和鎖固件,所述鎖固通孔設置于第二連接塊上且位于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中間,鎖固件穿設于鎖固通孔中以迫使第一卡扣自由端和第二卡扣自由端分離,進而將緊固塊固接于頂板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科華恒盛股份有限公司;漳州科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廈門科華恒盛股份有限公司;漳州科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09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