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含鋅廢酸綜合處理利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80638.3 | 申請日: | 2016-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4515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9 |
| 發明(設計)人: | 肖晉宜;樊文星;楊東奎;吳勇基;王權永;余德福;何開景;李楚喜 | 申請(專利權)人: | 唐山市斯瑞爾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F11/28 | 分類號: | C01F11/28;C01G49/02;C01G9/02;C01G9/04;C01G49/10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鄧云鵬 |
| 地址: | 063000 ***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綜合處理 廢酸 國家質量標準 工業氯化鈣 反應試劑 工業應用 工藝步驟 綠色環保 有效分離 再利用 回收 成功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含鋅廢酸綜合處理利用方法,上述高含鋅廢酸綜合處理利用方法,通過工藝步驟及反應試劑的合理設計,實現了鐵、鋅的有效分離與回收再利用,避免了鐵、鋅資源的浪費,還得到了具有廣泛的工業應用價值且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的副產品工業氯化鈣溶液,成功地實現了高含鋅廢酸的綜合處理利用,且工藝簡單、成本較低,綠色環保。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業廢水的處理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高含鋅廢酸綜合處理利用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高含鋅廢酸主要來源于鍍鋅廠。一方面,熱鍍鋅工藝是延緩鋼鐵腐蝕的重要手段,在熱鍍開始前,需對鋼鐵表面進行酸洗處理,用鹽酸洗去鋼鐵表面的鐵銹和氧化膜,當鹽酸含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后無法達到良好的酸洗效果而成為廢液,另一方面,鍍鋅不合格的鋼鐵需用鹽酸反洗表面的鍍鋅層,即退鋅處理,同樣,當鹽酸含量降低到一定濃度后無法繼續使用而成為廢液,因此,來源于鍍鋅廠的高含鋅廢酸為上述兩種廢液的混合溶液,其主要成分為氯化鋅、氯化亞鐵、三氯化鐵及鹽酸。高含鋅廢酸直接排放不僅會污染環境,還將直接造成鋅、鐵資源的極大浪費。由于人們對環境保護的高度重視及全球礦產資源的日漸匱乏,如何實現高含鋅廢酸的資源化處理利用顯得極為重要。
例如,中國專利CN105132932A公開報道了一種鍍鋅件返洗廢酸液的回收處理方法,該方法利用氨水調節溶液的pH值,使Fe3+以Fe(OH)3形式沉淀分離出來后用于燒結煉鐵,含NH4+和Zn2+的濾液經過復配制得助鍍劑,返回熱鍍鋅工藝上使用,但是,該方法未考慮NH4+的最終回收和選用耐氨腐蝕設備的投資成本問題。
又如,中國專利CN102560517A公開了一種含鋅廢鹽酸的綜合利用方法,該法采用強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回收ZnCl2,經再生劑洗脫后作為助焊劑副產品使用,樹脂吸附處理后的溶液經工業鹽酸復配增濃后返回熱鍍鋅工藝上使用,但是,離子交換樹脂價格昂貴,操作復雜,造成生產成本較高,而且很難處理Zn2+質量濃度為3%~20%的高鋅廢酸,因而不利于工業上的應用與推廣。
又如,中國專利CN103539302A公開報道了一種含鋅含鐵廢酸的處理方法,主要利用還原性鐵粉、鋅粉或者二者的混合物置換廢酸中的重金屬離子,達到凈化廢酸的目的,再利用在較高溫度下鹽酸的揮發性,用濃硫酸將鹽酸置換出來,使溶液由鹽酸體系轉變為硫酸體系,從而制得目標產物,該方法沒有考慮耗酸階段的處理,工藝比較復雜,而且反應的放熱性和鹽酸的揮發性也不利于氯化氫氣體的回收。
可見,上述專利公開的含鋅廢酸綜合處理利用方法中,均存在工藝復雜,成本較高及無法處理高含鋅廢酸等一系列問題。
發明內容
基于此,針對上述問題,有必要提供一種工藝簡單、成本較低的高含鋅廢酸綜合處理利用方法,且上述方法設計合理,不僅實現了鐵、鋅的有效分離與回收,還得到了具有廣泛的工業應用價值的副產品工業氯化鈣溶液。
一種高含鋅廢酸綜合處理利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向高含鋅廢酸中加入氧化劑,使得高含鋅廢酸中的Fe2+氧化成Fe3+,獲得原料液;向所述原料液中加入含鈣中和劑,將所述原料液的pH值調節至1.0~3.0,獲得中和液;向所述中和液中加入Ca(OH)2,調節所述中和液的pH值至3.5~6.0,進行過濾,獲得第一濾液和Fe(OH)3濾渣;向所述第一濾液中加入Ca(OH)2,調節所述第一濾液的pH值至8.0~11.0,進行過濾,獲得CaCl2溶液和Zn(OH)2濾渣。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如下步驟,將所述Fe(OH)3濾渣加入鹽酸溶液中進行溶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唐山市斯瑞爾化工有限公司,未經唐山市斯瑞爾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063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