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鍋爐溫室氣體排放的監測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80384.5 | 申請日: | 2016-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050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6 |
| 發明(設計)人: | 何軍飛;楊茹;馮超;漆雅慶;陳慶文;謝澤瓊;黃嘉瑜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能源檢測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N33/00 | 分類號: | G01N33/00;F22B37/38 |
| 代理公司: | 廣州圣理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頓海舟;李唐明 |
| 地址: | 510170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鍋爐 溫室氣體排放 指標參數 溫室氣體排放量 采集模塊 顯示模塊 排放量 監測 參數采集模塊 測試 鍋爐輔機 監測系統 燃料參數 溫室氣體 煙氣參數 和運算 監測點 運算 估算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鍋爐溫室氣體排放的監測方法及系統。鍋爐溫室氣體排放監測方法的步驟包括:確定與鍋爐溫室氣體直接排放量和間接排放量相關的指標參數;確定監測點并測試鍋爐的指標參數;根據測試得到的上述指標參數,計算鍋爐溫室氣體排放量。本發明還涉及一種鍋爐溫室氣體排放的監測系統,包括燃料參數采集模塊、煙氣參數采集模塊、鍋爐輔機參數采集模塊和運算顯示模塊,計算出的鍋爐溫室氣體排放結果會在運算顯示模塊的界面中顯示。本發明可準確、便捷地計算出鍋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避免了因估算手段的不同而導致計算結果出現偏差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溫室氣體排放的監測及計算,尤其是涉及一種鍋爐溫室氣體排放的監測方法及系統,屬于節能減排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我國溫室氣體排放居于世界首位,發展低碳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經濟已勢在必行。2009年,我國確定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明確至2020年全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我國的鍋爐是溫室氣體排放大戶,統計數據顯示,僅是工業鍋爐每年燃煤4~5億噸,每年排放CO2約1.64億噸。為了控制鍋爐溫室氣體的排放,有效地對鍋爐溫室氣體排放進行監測統計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現階段,我國大部分鍋爐實現了對SO2、NOx等酸性氣體以及衡量燃燒效率的CO和粉塵的監測,但對溫室氣體的監測較少。目前也缺乏統一、規范的關于鍋爐溫室氣體排放的測算、監測、統計及考核的方法和標準。當前采用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和績效數據多以估算為主,計算結果容易出現偏差。同時,針對鍋爐溫室氣體排放的計算工具缺失,導致運算效率較低、經濟成本與時間成本增加。溫室氣體監測與統計手段的不足,直接影響到溫室氣體減排手段實施效果的評估。
CN102803847A公開了一種確定鍋爐系統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方法,該方法采用能量平衡法,需要計算蒸汽在各種狀態時的能量,計算過程繁雜,不便于操作;而且該方法未考慮到鍋爐輔機的能量消耗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即未能從整個系統的生命周期出發進行考慮,計算結果不科學。
因此,有必要開發一種鍋爐溫室氣體排放的監測方法及系統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鍋爐溫室氣體排放的監測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鍋爐溫室氣體排放的統計結果容易出現偏差、運算效率低等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鍋爐溫室氣體排放的監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一種鍋爐溫室氣體排放的監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確定與鍋爐溫室氣體直接排放量和間接排放量相關的指標參數,所述指標參數包括燃料參數、煙氣參數及鍋爐輔機參數;確定具體的參數數值能保證計算過程的標準性和統一性,可消除估算數值帶來的偏差;
步驟二:確定監測點,測試鍋爐的指標參數,其中,燃料參數可在燃料入爐前取樣并使用燃料衡器稱重后再通過元素分析確定,煙氣參數可通過在監測點設置的煙氣分析儀確定,鍋爐輔機參數可通過讀取電表或采用電力分析儀測試確定;
步驟三:根據測試得到的上述指標參數,計算鍋爐溫室氣體排放量,包括鍋爐溫室氣體直接排放量和鍋爐輔機耗電引起的間接排放量。鍋爐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不僅應該考慮直接排放量,也應考慮鍋爐輔機耗電引起的間接排放量,這對總體的鍋爐溫室氣體的能耗及排放量才有一個比較科學、比較全面的參考意義。
進一步地,所述燃料參數至少包括基元素Car、Har、Oar、Nar、Sar,基水分Mar、基灰分Aar的含量,燃料熱值以及單位時間的燃料消耗量;所述煙氣參數至少包括煙氣中O2、CO2、CO、H2、SO2的濃度以及過量空氣系數;所述鍋爐輔機參數至少包括水泵、風機的耗電量以及電力排放因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能源檢測研究院,未經廣州能源檢測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038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