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存儲器裝置與其相關的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80222.1 | 申請日: | 2016-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0603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國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旺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1C16/16 | 分類號: | G11C16/16;G11C16/22;G11C16/24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巖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存儲器 裝置 與其 相關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為一種進行一擦除操作的存儲器裝置與其相關的控制方法。存儲器裝置包含:譯碼電路、Q個開關電路與Q個存儲器區塊。譯碼電路產生Q個選取信號,其中Q個選取信號中的第k個選取信號為第一選取電壓,且其余的(Q?1)個選取信號為第二選取電壓。Q個開關電路接收擦除電壓,并根據Q個選取信號而分別產生Q個共源極信號。其中,Q個開關電路中的第k個開關電路產生具有擦除電壓的第k個共源極信號。Q個存儲器區塊分別接收Q個共源極信號,并根據第k個共源極信號而擦除Q個存儲器區塊中的第k個存儲器區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涉及一種存儲器裝置與其相關的控制方法,且特別涉及一種進行擦除操作的存儲器裝置與其相關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閃存(flash memory)是一種相當普遍的非易失性存儲器(non-volatilememory)。閃存可分為或非門(NOR)型與與非門(NAND)型。由于NAND型閃存具有較快的擦寫速度,且每個儲存單元的面積也較小,NAND型閃存的用途也較廣。
NAND型閃存芯片由多個存儲器區塊(block)構成,每個存儲器區塊進一步包含多個彼此串接的晶體管(存儲單元)。隨著讀取(read)、寫入(write)、擦除(erasure)等不同用途,存儲器控制器(memory controller)也會通過列控制器(row decoder),對存儲單元的柵極(gate)、源極(source)與漏極(drain)施加不同的電壓。
擦除閃存時,需以存儲器區塊為基本單位。NAND型閃存經常使用廣域共源極信號線(global common source line,簡稱為GCSL)的架構。因此,若要對一選定的存儲器區塊(擦除存儲器區塊)進行擦除時,不僅會將擦除存儲器區塊的共源極信號線(common sourceline,簡稱為CSL)連接至高電平,還會將與其余存儲器區塊(未擦除存儲器區塊)對應的共源極信號線CSL都共同連接至高電平。以下將廣域共源極信號線上的信號定義為廣域共源極信號,并以GCSL同時表示廣域共源極信號(線);以及,將共源極信號線上的信號定義為共源極信號,并以CSL表示共源極信號(線)。
請參見圖1,其為NAND型閃存使用廣域共源極信號線架構的示意圖。此處假設NAND閃存的存儲器陣列11包含Q個存儲器區塊BLK(q),q=1~Q。其中,每一個存儲器區塊BLK(q)各自包含M個晶體管串列MS(q,1)~MS(q,M)。為便于說明,本文以晶體管串列所在的存儲器區塊,以及在存儲器區塊內的位置代表各個存儲器區塊。例如,晶體管串列MS(1,1)代表位于第一個存儲器區塊BLK(1)的第一組晶體管串列;晶體管串列MS(1,M)代表位于第1個存儲器區塊BLK(1)的第M組晶體管串列;晶體管串列MS(Q,M)代表位于第Q各存儲器區塊BLK(Q)的第M組晶體管串列;晶體管串列MS(Q,M)代表位于第Q各存儲器區塊BLK(Q)的第M組晶體管串列,其余類推。
NAND型閃存內的每一個存儲器區塊(BLK(1)~BLK(Q))均通過與其對應共源極信號線CSL(1)~CSL(Q)電連接至廣域共源極信號線GCSL。圖1以底紋代表被選取進行擦除的擦除存儲器區塊BLK(k)。此處假設存儲器控制器選擇對存儲器區塊BLK(1)進行擦除,并將其定義為擦除存儲器區塊BLK(k),k=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旺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旺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022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