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節能機房空調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78752.2 | 申請日: | 2016-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9493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0 |
| 發明(設計)人: | 劉警生;路文博;范興發;蘇培煥;王芳;周鳴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5/00 | 分類號: | F24F5/00;F24F11/74;F24F1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吳黎 |
| 地址: | 519070***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節能 機房 空調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空調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節能機房空調系統,其包括:殼體,制冷機構室內部分,室內風機,還包括室外空氣進風通道和控制器,其中室外空氣進風通道,設置在所述殼體上,連通室外和所述內腔;控制器控制所述室外空氣進風通道和所述循環通道與所述內腔連接的上游部分導通與截斷,其中,所述室外空氣進風通道打開時,所述循環通道關閉;所述室外空氣進風通道關閉時,所述循環通道打開。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節能機房空調系統結構復雜、占用空間大的缺陷,從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占用空間小的節能機房空調系統。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空調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節能機房空調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能源不斷緊缺,人們對能源的需求和依賴性越來越強,使得節能技術愈加受到重視。
隨著網絡通訊技術的發展,電子機房的數量逐漸增多,由于現行機房的熱負荷比較大,需要全年供冷,即使是在冬季時節,機房空調也是處在制冷和加濕狀態。因此,安置在機房內部的空調設備須長時間運行,其耗電量很大。
現有技術中,許多機房節能技術主要是通過室內外空氣的溫差來進行節能的。如:將室外冷空氣直接引入機房或通過熱交換的方式利用外界空氣能量。直接引入室外冷空氣的方式效率較高,但室外空氣較臟,機房的潔凈度得不到解決,濕度得不到保障。而熱交換的方式得效率較低,且濕度問題仍得不到解決。為此,中國專利文獻CN102200333A公開一種節能空調系統,其包括具有電動進風門、空氣過濾網、降溫除塵加濕水簾和風機的進氣系統,和具有電動排風門的排氣系統,以及智能節能控制器。其中降溫除塵加濕水簾由水簾體和循環水箱構成。水簾體通過循環管道與循環水箱連接,在循環管道中裝有循環水泵。該智能節能控制器由用于采集和傳送室內空氣的相對濕度和溫度的室內溫濕度變送器,用于采集和傳送室外空氣的相對濕度和溫度的室外溫濕度變送器,根據室外空氣的相對濕度和溫度計算室外空氣的濕球溫度的控制芯片,及用于根據控制芯片發出的控制信號驅動進氣系統開啟的驅動電路構成。當室外空氣的濕球溫度小于預設濕球溫度閾值,且室內溫度大于第一預設上限值,室內相對濕度小于預設下限值時,發出控制信號;進氣系統開啟,引進的空氣通過進氣系統的電動進風門和空氣過濾網后,與循環水在進氣系統的降溫除塵加濕水簾的水簾體接觸,進氣系統的風機的運行加大水簾體表面的水蒸氣的分壓力,通過循環水的蒸發對進氣系統引進的空氣進行降溫和加濕,之后送入機房。排氣系統由智能節能控制器控制,用于將對機房進行降溫和加濕后的空氣排出室外。
上述在使用中,該現有技術中的節能空調系統需要與機房空調配合使用,且分開設置,各自獨立運行,由此使得機房中空調設備占用很大空間,且節能空調系統與機房空調各自獨立運行,則在溫度濕度控制方面存在大量的功能重復的部件及機構,使得結構復雜。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節能機房空調系統結構復雜、占用空間大的缺陷,從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占用空間小的節能機房空調系統。
一種節能機房空調系統,包括:
殼體,具有內腔及連通室內和所述內腔的循環通道,所述循環通道的進風口與出風口設置在所述殼體上;
制冷機構室內部分,設置在所述內腔中;
室內風機,位于所述循環通道,安裝在所述殼體上;
還包括
室外空氣進風通道,設置在所述殼體上,連通室外和所述內腔;和
控制器,控制所述室外空氣進風通道和所述循環通道與所述內腔連接的上游部分導通與截斷,其中,所述室外空氣進風通道打開時,所述循環通道關閉;所述室外空氣進風通道關閉時,所述循環通道打開。
所述室外空氣進風通道上設置有受所述控制器控制的可調節進風量的室外電動風閥,所述循環通道的所述進風口上設置有受所述控制器控制的可調節進風量的室內電動風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7875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