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熒光效應的PPTA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78594.0 | 申請日: | 2016-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8935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01 |
| 發明(設計)人: | 廖耀祖;李佳歡;秦明林;余木火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G69/32 | 分類號: | C08G69/32;C09K11/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33 | 代理人: | 黃志達 |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熒光效應 制備 對苯二甲酰氯 后處理 攪拌反應 攪拌條件 溶解性能 酸吸收劑 完全溶解 熒光防偽 熒光檢測 聚合物 結晶度 新合成 萘二胺 冷卻 應用 | ||
1.一種具有熒光效應的PPTA的制備方法,包括:
(1)在氮氣保護條件下,氯化鋰LiCl和溶劑混合,常溫條件下攪拌溶解,得到LiCl溶液;
(2)氮氣保護,攪拌條件下,LiCl溶液中加入1,5-萘二胺1,5-DAN,至完全溶解后,冷卻,然后分兩次加入對苯二甲酰氯TPC,再加入酸吸收劑,反應,后處理,得到具有熒光效應的PPTA;其中TPC與1,5-DAN的摩爾比例為1.009~1.012: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熒光效應的PPTA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溶劑為N-甲基吡咯烷酮NMP;LiCl溶液的濃度為10~20g/L。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具有熒光效應的PPTA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甲基吡咯烷酮NMP為純化的NMP,具體為:將NMP置于蒸餾燒瓶中,減壓蒸餾,然后保存在密封的容器內,并放入分子篩干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熒光效應的PPTA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LiCl溶液中加入1,5-萘二胺1,5-DAN,至完全溶解后,1,5-DAN的摩爾濃度為0.3~0.4mol/L。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熒光效應的PPTA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冷卻為恒溫冷凝乙醇浴冷卻至-15~-5℃。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熒光效應的PPTA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對苯二甲酰氯TPC的加入方式為:分兩次加入,每次加入量為TPC總量的1/2。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熒光效應的PPTA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TPC加入后的總濃度為0.3~0.4mol/L。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熒光效應的PPTA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酸吸附劑為吡啶,加入量為20~30ml/L。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熒光效應的PPTA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分兩次加入對苯二甲酰氯TPC,再加入酸吸收劑,反應具體為:TPC分兩次全部加入之后,馬上加大轉速到500~3000r/min,加入TPC后立即加入酸吸收劑,反應20-40min出現爬桿現象之后撤掉恒溫冷凝乙醇浴,在室溫狀態下繼續反應2-3小時。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熒光效應的PPTA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后處理具體為:用水、乙醇多次洗滌沉淀至其呈中性并抽濾,然后將得到的聚合物粉末放在100-120℃下真空干燥,12-24h后取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華大學,未經東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7859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