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壓鑄模具的流道與滑塊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78154.5 | 申請日: | 2016-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021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1 |
| 發明(設計)人: | 孟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漢揚精密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17/22 | 分類號: | B22D17/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00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壓鑄 模具 結構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壓鑄模具的流道與滑塊結構,其包括:固定板,其上開設有分流道,壓鑄模具的噴嘴設于該固定板上;下模,其上開設有主流道,該主流道與分流道連通,熔融的湯料從噴嘴噴出后依次流經分流道及主流道,該主流道的兩側壁分別具有臺階面;上模,所述上模具有凸臺,所述凸臺插設于所述主流道中,且所述凸臺設于臺階面上封膠;滑塊,其設于所述下模上,且設于所述固定板內側,退出成型產品的一端。本發明的壓鑄模具的流道與滑塊結構能夠解決滑塊與流道相干涉,滑塊在導槽中易卡死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壓鑄模具結構,具體是涉及一種壓鑄模具的流道與滑塊結構。
【背景技術】
汽車上的一些金屬零件通常會使用壓鑄的方式進行成型,例如汽車的安全帶芯軸。
在壓鑄模具中生產產品時,請參閱圖1及圖2所示,其中圖1繪示了現有技術中壓鑄模具的流道與滑塊結構,圖2繪示了圖1的局部放大圖。現有技術的壓鑄模具的流道與滑塊結構,通常會在壓鑄模具的固定板10上挖流道11,該流道11通至下模12的流道11,而且固定板10上會設置導槽13,使壓鑄模具的滑塊14在對應的導槽13中動作,所述滑塊14用于退出成型產品15的一端。
如圖1中所示,射壓噴料時,由于流道11距離導槽13過近,湯料從流道11上噴到導槽13內,導致滑塊14卡死,無法動作;而且,因為滑塊14設置在壓鑄模具的地側,在成型后的噴霧清理過程中,會造成料屑堆積在導槽13中,也會導致滑塊14易卡死,無法動作。
有鑒于此,實有必要開發一種新的壓鑄模具的流道與滑塊結構,以解決上述滑塊與流道相干涉,滑塊在導槽中易卡死的問題。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壓鑄模具的流道與滑塊結構,該壓鑄模具的流道與滑塊結構能夠解決滑塊與流道相干涉,滑塊在導槽中易卡死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壓鑄模具的流道與滑塊結構,其包括:
固定板,其上開設有分流道,壓鑄模具的噴嘴設于該固定板上;
下模,其上開設有主流道,該主流道與分流道連通,熔融的湯料從噴嘴噴出后依次流經分流道及主流道,該主流道的兩側壁分別具有臺階面;
上模,所述上模具有凸臺,所述凸臺插設于所述主流道中,且所述凸臺設于臺階面上封膠;
滑塊,其設于所述下模上,且設于所述固定板內側,退出成型產品的一端。
可選地,所述分流道沿噴嘴位置向兩邊延伸,相應地所述下模上主流道的數量為兩個。
可選地,所述主流道的長度大于所述滑塊的長度。
可選地,所述下模上設有導槽,滑塊于所述導槽中動作。
可選地,所述凸臺對應主流道的兩側面分別為兩斜面。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壓鑄模具的流道與滑塊結構,通過將滑塊設置于固定板的內側,相應地所述主流道的長度延長,避開了滑塊的行程,解決了滑塊運動行程與流道相干涉的問題,防止滑塊卡死,也有效地解決了生產中料屑堆積導致滑塊卡死的問題;且將上模、下模設計成插破式凸臺封膠,防止湯料噴到滑塊導槽內,也預防了滑塊卡死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繪示現有技術中壓鑄模具的流道與滑塊結構的示意圖。
圖2繪示了圖1的局部放大圖。
圖3繪示本發明壓鑄模具的流道與滑塊結構的示意圖。
圖4繪示本發明壓鑄模具的流道與滑塊結構中上模與下模組合的示意圖。
圖5繪示本發明壓鑄模具的流道與滑塊結構中上模與下模分解的一角度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漢揚精密電子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漢揚精密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7815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掛鎖鎖體加工方法
- 下一篇:壓鑄模具的流道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