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冷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78022.2 | 申請日: | 2016-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0710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7 |
| 發明(設計)人: | 蔡水發;陳信宏;蔡長翰 | 申請(專利權)人: | 訊凱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雙;祁建國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北市中***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散熱器 第二支撐件 第二端部 液冷頭 支撐件 第一端部 樞接 出口 端部連接 液冷系統 冷系統 樞軸 種液 轉動 支撐 | ||
一種液冷系統,包含液冷頭、散熱器、第一支撐件以及第二支撐件。液冷頭具有至少一個第一出口以及至少一個第一入口。散熱器具有第二出口以及第二入口。第一支撐件具有至少一個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至少一個第一通道。第一端部連接于第一出口,且第二端部樞接于第二入口。第二支撐件具有至少一個第三端部、第四端部以及至少一個第二通道。第三端部連接于第一入口,且第四端部樞接于第二出口。第一支撐件與第二支撐件支撐散熱器,且散熱器能以第二端部與第四端部為樞軸相對于液冷頭轉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冷系統,特別涉及一種可使散熱器相對液冷頭轉動的液冷系統。
背景技術
散熱裝置與電子裝置的發展息息相關。由于電子裝置在運作時,電路中的電流會因阻抗的影響而產生不必要的熱量,如果這些熱量不能有效地排除而累積在電子裝置內部的電子元件上,電子元件便有可能因不斷升高的溫度而損壞。因此,散熱裝置的優劣與電子裝置的運作息息相關。
目前,電子裝置最常用的散熱裝置是通過將熱管的一端接觸會產生熱量的電子元件,另一端連接散熱片,并以風扇對散熱片進行散熱。然而,散熱風扇在高轉速時所產生的擾人噪音及高耗電量,常常是制造業者所難以克服的問題。因此,液冷系統便因應而生。
一般而言,液冷系統主要由液冷頭、散熱器以及泵構成。液冷系統在對電子元件進行散熱時,通過泵將冷卻液注入液冷頭,冷卻液吸收電子元件所產生的熱量,再由散熱器對冷卻液進行冷卻。在液冷系統中,液冷頭、散熱器與泵的相對位置是固定的,且不可調整。此外,由于電子裝置內部的電子元件的配置不盡相同,電子裝置內部可用來安裝液冷系統的空間也受到限制。因此,便需針對不同的電子裝置設計專屬的液冷系統,使得液冷系統在使用上缺乏彈性,且會增加制造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使散熱器相對液冷頭轉動的液冷系統,以解決上述問題。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液冷系統包含液冷頭、散熱器、第一支撐件以及第二支撐件。液冷頭具有至少一個第一出口以及至少一個第一入口。散熱器具有第二出口以及第二入口。第一支撐件具有至少一個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至少一個第一通道。第一端部連接于對應的第一出口,且第二端部樞接于第二入口,使得第一通道連通第一出口與第二入口。第二支撐件具有至少一個第三端部、第四端部以及至少一個第二通道。第三端部連接于對應的第一入口,且第四端部樞接于第二出口,使得第二通道連通第一入口與第二出口。第一支撐件與第二支撐件支撐散熱器,且散熱器可以第二端部與第四端部為樞軸相對液冷頭轉動。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液冷系統包含液冷頭、散熱器、第一支撐件以及第二支撐件。液冷頭具有多個第一出口以及多個第一入口。散熱器具有第二出口以及第二入口。散熱器設置于液冷頭上方。第一支撐件具有多個第一端部以及一第二端部。第一端部設置于對應的第一出口,且第二端部設置于第二入口。第二支撐件具有多個第三端部以及第四端部。第三端部設置于對應的第一入口,且第四端部設置于第二出口。液冷頭、散熱器、第一支撐件與第二支撐件形成液體流動的循環路徑。
更佳的,上述液冷系統中,散熱器包含第一樞接軸以及第二樞接軸,第二入口形成于第一樞接軸上,且第二出口形成于第二樞接軸上。
更佳的,上述液冷系統中,第一支撐件與第二支撐件由金屬或塑膠制成。
更佳的,上述液冷系統中,第一支撐件與第二支撐件呈管狀。
更佳的,上述液冷系統中,液冷頭包含泵。
綜上所述,本發明以二個支撐件支撐散熱器,且在支撐件中設置用以連通液冷頭與散熱器的出口與入口的通道,使得支撐件的通道、液冷頭與散熱器可形成供液體(例如,冷卻液)流動的循環路徑。此外,由于散熱器能以支撐件的端部為樞軸相對于液冷頭轉動,使用者或制造商即可根據電子裝置內部的電子元件的配置,調整散熱器相對于液冷頭的位置,以避免液冷系統與電子裝置內部的電子元件產生干涉而無法安裝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訊凱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訊凱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7802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