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育苗基質及其制備方法與用途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77230.0 | 申請日: | 2016-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432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5 |
| 發明(設計)人: | 董堅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昌縣天姥園藝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C05G3/04;A01G31/00;A01G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趙永強 |
| 地址: | 316021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育苗 基質 及其 制備 方法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育苗基質,尤其涉及一種育苗基質及其制備方法與用途。
背景技術
工廠化育苗逐漸被許多農業方面有識之士接受,這極大地促進了育苗基質的應用方面的研究。使用較多的基質材料有泥炭、巖棉、蛭石、珍珠巖、蔗渣、菇渣、沙礫和陶粒等。目前巖棉和泥炭在全球應用最廣泛,是世界上公認的較理想的栽培基質。但隨著逐年大量使用,其給社會和生態環境帶來的負面效應也日趨明顯,一方面由于巖棉不可降解,大量使用給環境帶來二次污染;另一方面,泥炭是不可再生的資源,過量的開采有耗竭的危險;因此,尋求和發掘易得價廉、可替代巖棉等污染行材料的優良新型育苗基質已成為當今科研工作者研究熱點之一?,F有的育苗基質大多就是普通的栽培土,稍好一點的,利用的是草炭土,育苗基質,使用了菌糠,節省掉了一部分的草炭土,彌補草炭不可再生的缺陷,同時也實現了菌糠的回收再利用,為廢物處理找到了新的出路,節省了成本,更有利于環保,。但無法有效防治土傳病害,防治效果不樂觀,同時,其培育高質量秧苗還有待提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提供一種防治土傳病害、又能避免、修復土壤連作障礙、高效環保、成本低廉,同時提高秧苗質量,其抗病害能力的一種育苗基質及其制備方法與用途。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育苗基質及其制備方法與用途,該育苗基質由生防菌菌糠與土壤混合而成;生防菌菌糠與土壤的質量比為2:1。上述生防菌包括木霉菌、粘帚霉、芽孢桿菌、假單胞桿菌中任意一種、兩種或兩種以上,有效防治土傳病害、又能避免、修復土壤連作障礙,同時提高秧苗質量,其抗病害能力。上述土壤是草炭土或栽培土。首先將食用菌菌糠調節含水量為45~65%、PH值調節至7.5,再向其添加2~5%的尿素進行建堆發酵,即得備用,最后向發酵好的食用菌菌糠中添加生防菌孢子,發酵培養好得到生防菌菌糠,與土壤按上述比例混合即得育苗基質。上述食用菌菌糠的發酵還添加有0.01~0.1%的月桂酸和0.1~0.5%的壬酸,促進土壤連作障礙修復。上述育苗基質用于制備防治土傳病害、修復土壤連作障礙的育苗基質。
由于本發明采用了所述育苗基質由生防菌菌糠與土壤混合而成;所述生防菌菌糠與土壤的質量比為2:1。因而本發明具有防治土傳病害、又能避免、修復土壤連作障礙、高效環保、成本低廉的優點。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一種育苗基質及其制備方法與用途,該育苗基質由生防菌菌糠與土壤混合而成;生防菌菌糠與土壤的質量比為2:1,以上實驗數據呈非線性變化,所產生的優異效果實驗有待驗證。上述生防菌包括木霉菌、粘帚霉、芽孢桿菌、假單胞桿菌中任意一種、兩種或兩種以上,有效防治土傳病害、又能避免、修復土壤連作障礙,同時提高秧苗質量,其抗病害能力。上述土壤是草炭土或栽培土。首先將食用菌菌糠調節含水量為45~65%、PH值調節至7.5,再向其添加2~5%的尿素進行建堆發酵,即得備用,最后向發酵好的食用菌菌糠中添加生防菌孢子,發酵培養好得到生防菌菌糠,與土壤按上述比例混合即得育苗基質。上述食用菌菌糠的發酵還添加有0.01~0.1%的月桂酸和0.1~0.5%的壬酸,促進土壤連作障礙修復。上述育苗基質用于制備防治土傳病害、修復土壤連作障礙的育苗基質。
實施例2:
首先將食用菌菌糠調節含水量為55.5%、PH值調節至7.5,再向其添加2.89%的尿素進行建堆發酵,即得備用,使食用菌菌糠中碳與氮質量比為28:1即可,最后向發酵好的食用菌菌糠中添加生防菌孢子,生防菌孢子包括:木霉菌、粘帚霉、假單胞桿菌,添加比例額1:1:1,發酵培養10~17h好得到生防菌菌糠,與草炭土按2:1混合即得育苗基質。
本發明通過實驗發現,通過本實施例的育苗基質可培育出高質量秧苗,秧苗適應能力強,其抗病蟲害能力相對提高,同時具有防治土傳病害、又能避免、修復土壤連作障礙、高效環保、成本低廉的優點。
盡管已結合優選的實施例描述了本發明,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能夠對在這里列出的主題實施各種改變、同等物的置換和修改,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當視所提出的權利要求限定的范圍為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昌縣天姥園藝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新昌縣天姥園藝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7723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