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胞內氧化型輔酶I含量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75056.6 | 申請日: | 2016-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3594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03 |
| 發明(設計)人: | 穆曉清;徐巖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21 | 分類號: | C12N1/21;C12N15/70;C12P19/36;C12R1/19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陽光惠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彭素琴 |
| 地址: | 21412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氧化 輔酶 工程技術領域 生物催化反應 生物合成途徑 大腸桿菌 大腸桿菌胞 發酵過程 高效利用 關鍵基因 目標產物 前體物質 問題提供 重組菌株 輔因子 共表達 依賴型 最大化 底物 合成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提高胞內氧化型輔酶I含量的方法,屬于輔因子工程技術領域。本發明主要針對大腸桿菌中NAD+生物合成途徑,共表達合成NAD+的多個關鍵基因,同時在重組菌株有氧發酵過程中添加不同的前體物質,提高大腸桿菌胞內氧化型輔酶I的含量。從而使胞內NAD+含量達到最大化,為解決高效利用底物、增加目標產物和提高NAD(H)依賴型生物催化反應效率等問題提供思路和方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提高胞內氧化型輔酶I含量的方法,屬于輔因子工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輔酶I,又稱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是一種傳遞電子(氫離子)的輔酶,KEGG數據庫顯示NADH/NAD+作為重要的輔因子全程參與微生物細胞內的740多個代謝反應,包括氧化還原反應、能量代謝過程、調控基因表達、維持Ca+穩態以及調節細胞衰老等,尤其在糖酵解、糖異生、三羧酸循環和呼吸鏈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NAD+能為代謝網絡中各種反應提供能量和氧化還原力,其濃度可以調控代謝網絡途徑,增大代謝流通量,提高氧化還原反應中生物催化效率和目標產物的產率等。
NAD+生物合成主要有兩條途徑:從頭合成途徑和補救合成途徑(圖1)。從頭合成途徑以天冬氨酸或色氨酸為前體,通過一系列步驟生成喹啉酸(QA),接著經基因nadC編碼的喹啉酸磷酸核糖轉移酶催化生成煙酸單核苷酸(NaMN),再由基因nadD編碼的腺苷轉移酶催化腺苷化生成煙酸腺嘌呤二核苷酸(NaAD),最后在基因nadE編碼的NAD+合成酶催化下氨基化成NAD+。補救途徑是基因pncA編碼的煙酰胺酶水解煙酰胺生成煙酸,再經基因pncB編碼的煙酸磷酸核糖轉移酶催化煙酸生成煙酸單核苷酸(NaMN),最后生成NAD+。當細胞內大量存在NAD+前體煙酰胺(NAM)、煙酸(NA)時,補救途徑對胞內NAD+的含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目前,提高細胞內NAD+含量主要從代謝工程和生化工程兩個方向上考慮,其中包括:過量表達NADH代謝相關酶、缺失NADH競爭途徑、引入NADH外源代謝途徑、添加外源電子受體、不同氧化還原態底物及NAD合成前體物、調節培養環境和氧化還原電勢等。
大腸桿菌由于遺傳背景清楚、易操作、易調控、培養基要求簡單且生長周期短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科研工作中。然而,其細胞內的輔酶含量較低,無法起到增強相關催化反應效率的作用。因此,通過基因工程的手段增強細胞內NAD+含量對于提高胞內氧化型輔酶I的含量具有重要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共表達pncA、pncB、nadC、nadD、nadE中至少兩個基因的重組大腸桿菌。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重組大腸桿菌以E.coli BL21為宿主。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重組大腸桿菌是共表達pncA、pncB、nadC、nadD、nadE中的任意三種基因。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重組大腸桿菌共表達pncA、nadD、nadE基因。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重組大腸桿菌共表達pncB、nadE、nadD基因。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重組大腸桿菌共表達nadC、nadD、nadE基因。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重組大腸桿菌共表達pncB、nadE、pncA基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大學,未經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7505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