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輸液針硅化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74685.7 | 申請日: | 2016-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2094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28 |
| 發明(設計)人: | 王開宇;李飛;蔣建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南格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M5/158 | 分類號: | A61M5/158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鄭建華;錢成岑 |
| 地址: | 641403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輸液 化裝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輸液針硅化裝置及方法,所述輸液針硅化裝置包括硅化劑泵、轉動基座、排布板定位箱、第二驅動機構、固定基座和排布板及其夾持機構,在排布板上設置相互貫通的輸液針卡接口和硅化插口,在排布板定位箱上形成與硅化插口相匹配的硅化插座;所述排布板通過夾持機構安裝在排布板定位箱上,所述轉動基座與固定基座之間形成活動鉸接結構,且通過第二驅動機構驅動轉動基座相對于固定基座轉動,所述硅化劑泵通過管路與硅化插座相通。采用本發明不僅可以節省人力投入、降低硅化作業勞動強度,還可以提高輸液針的硅化作業效率和硅化質量,使用方便,且使輸液針的硅化成本得以有效降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輸液針硅化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輸液針硅化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在某些醫療器械的生產過程中,需要應用到輸液針,而且,輸液針必須要經過硅化處理后才能投入使用。在對輸液針進行硅化處理時,要求硅化劑要盡量覆蓋輸液針的使用內表面,同時,在輸液針的硅化處理完成后,在輸液針針管中不能存在大量殘留的硅化劑。
現有的輸液針硅化處理中,過多地依賴于手工作業,不僅勞動強度大、硅化作業效率低下,而且容易產生輸液針硅化不全、硅化劑殘留過多等弊端,無法保證輸液針的硅化質量;另外,硅化處理后的硅化劑不能集中回收再利用,從而造成硅化劑資源的浪費,提高了輸液針的硅化處理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輸液針硅化裝置及方法,提高輸液針的硅化作業效率和硅化質量。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輸液針硅化裝置,包括硅化劑泵、轉動基座、排布板定位箱、第二驅動機構、固定基座和排布板及其夾持機構,在排布板上設置相互貫通的輸液針卡接口和硅化插口,在排布板定位箱上形成與硅化插口相匹配的硅化插座;所述排布板通過夾持機構安裝在排布板定位箱上,所述轉動基座與固定基座之間形成活動鉸接結構,且通過第二驅動機構驅動轉動基座相對于固定基座轉動,所述硅化劑泵通過管路與硅化插座相通。
優選地,還包括空氣泵,所述空氣泵通過管路與硅化插座相通。
優選地,還包括硅化劑回收槽,所述硅化劑回收槽固定安裝在固定基座一端。
優選地,還包括硅化劑回收器皿,在硅化劑回收槽上開設導流出口,所述硅化劑回收器皿位于所述導流出口下方。
優選地,所述的夾持機構包括左夾爪、右夾爪、第一驅動機構以及左聯動桿和右聯動桿,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動作輸出端固定連接旋轉盤,所述左聯動桿兩端分別與左夾爪、旋轉盤形成活動連接結構,所述右聯動桿兩端分別與右夾爪、旋轉盤形成活動連接結構,所述第一驅動機構驅動旋轉盤轉動,并通過左聯動桿、右聯動桿使左夾爪與右夾爪之間相對張開或者靠攏。
優選地,所述排布板上設置連通槽和若干輸液針卡接口,所述連通槽分別與硅化插口、若干輸液針卡接口相互貫通。
一種輸液針硅化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輸液針硅化裝置進行,包括如下步驟:
第1步,將需要硅化的輸液針插接到排布板上的輸液針卡接口中;
第2步,將排布板通過夾持機構安裝到排布板定位箱上;
第3步,啟動第二驅動機構,使轉動基座相對于固定基座轉動至一定夾角;
第4步,啟動硅化劑泵,使硅化劑沿著管路并通過硅化插座泵送至需要硅化的輸液針,再由輸液針針管排出,完成輸液針針管硅化。
優選地,所述第4步完成后,啟動空氣泵,對硅化后的輸液針針管中殘留的硅化劑進行吹氣清理。
優選地,所述第3步中,啟動第二驅動機構,使轉動基座相對于固定基座轉動,直至轉動基座與固定基座之間的夾角為9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南格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四川南格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7468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