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注液裝置有效
申請號: | 201611173815.5 | 申請日: | 2016-12-16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5414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23 |
發明(設計)人: | 趙豐剛;熊亮;李國梁;文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H01M50/609 | 分類號: | H01M50/609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思誠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剛;龔敏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裝置 | ||
本申請涉及注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注液裝置,其包括注液杯、注液嘴、補液泵和抽真空桿,所述注液杯內設置電解液容納腔,所述注液嘴安裝于所述注液杯上,所述注液嘴上具有注液孔,所述補液泵的出液口能夠與所述電解液容納腔相連通,所述抽真空桿的內部具有抽真空通道,所述抽真空桿活動安裝于所述注液杯上,并伸入所述電解液容納腔中,所述抽真空桿相對于所述注液杯具有靠近或遠離所述注液嘴的移動行程,在所述移動行程的末端處,所述抽真空桿與所述注液杯的底部接觸,且所述抽真空通道與所述注液孔密封連通。該注液裝置可以實現電池抽真空和注液杯內補液操作的同時進行,以此提高注液裝置的注液效率。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注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注液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能源問題日趨嚴重,電池的應用范圍也在逐步擴張。生產電池的過程中,通常都會涉及到向電池的內部注入電解液的操作,實現該操作的裝置稱為注液裝置。
傳統技術中的注液裝置由于結構上的限制,必須先對電池進行抽真空,然后將電解液注入注液杯中,再將注液杯中的電解液注入電池內。此種結構導致電池的注液效率偏低。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注液裝置,該注液裝置的注液效率較高。
本申請提供的注液裝置包括注液杯、注液嘴、補液泵和抽真空桿,所述注液杯內設置電解液容納腔,所述注液嘴安裝于所述注液杯上,所述注液嘴上具有注液孔,所述補液泵的出液口能夠與所述電解液容納腔相連通,
所述抽真空桿的內部具有抽真空通道,所述抽真空桿活動安裝于所述注液杯上,并伸入所述電解液容納腔中,所述抽真空桿相對于所述注液杯具有靠近或遠離所述注液嘴的移動行程,在所述移動行程的末端處,所述抽真空桿與所述注液杯的底部接觸,且所述抽真空通道與所述注液孔密封連通。
優選地,所述抽真空桿包括管體、設置于所述管體的一端的彈性密封部,所述抽真空通道包括開設于所述管體上的第一通道以及開設于所述彈性密封部上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與所述第二通道密封連通,在所述移動行程的末端處,所述彈性密封部與所述注液杯的內壁密封配合。
優選地,所述抽真空桿還包括連接螺母,所述管體通過所述連接螺母與所述彈性密封部固定連接。
優選地,沿著所述抽真空桿的軸線得到的投影內,所述彈性密封部上靠近所述注液嘴的一端的投影面位于所述管體的投影面內。
優選地,所述注液杯包括杯底,所述注液嘴安裝于所述杯底上,所述杯底的內壁向靠近所述注液嘴的方向凹陷,所述內壁的凹陷部位開設連通通道,所述抽真空通道能夠通過所述連通通道與所述注液孔連通。
優選地,所述抽真空通道沿著所述抽真空桿的軸向貫穿所述抽真空桿。
優選地,還包括第一抽真空管路和第一壓縮空氣管路,所述第一抽真空管路與所述抽真空通道相連通,所述第一壓縮空氣管路與所述第一抽真空管路相連通。
優選地,還包括第二抽真空管路和第二壓縮空氣管路,所述注液杯上具有抽真空孔,所述第二抽真空管路與所述抽真空孔相連通,所述第二壓縮空氣管路與所述第二抽真空管路相連通。
優選地,還包括第一伸縮驅動件,所述第一伸縮驅動件與所述抽真空桿傳動連接,以驅動所述抽真空桿相對于所述注液杯移動。
優選地,還包括第二伸縮驅動件和設置于所述第二伸縮驅動件的伸縮端的密封件,所述注液杯上開設補液孔,所述補液泵能夠通過所述補液孔與所述電解液容納腔相連通,所述密封件在所述第二伸縮驅動件的作用下能夠密封配合于所述補液孔處。
本申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達到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7381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