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從銀陽極泥分金液中高效綠色回收鈀的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73336.3 | 申請日: | 2016-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3665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袁寧輝;黃鵬飛;譚霖;蔣朝金 | 申請(專利權)人: | 郴州市金貴銀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7/00 | 分類號: | C22B7/00;C22B1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23000 湖南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金液 高效綠色 銀陽極泥 酸堿度 回收 產品純度 常規設備 除雜提純 綠色環保 濃縮結晶 生產實踐 生產效率 洗滌階段 藥劑成本 濃縮液 原溶液 烘干 沉銀 鈀液 還原 | ||
1.一種從銀陽極泥分金液中高效綠色回收鈀的工藝,其特征在于:以銀電解陽極泥為原料,經過硝酸溶解分金,對分金液中的鈀和銀進行回收提取;該方法含有以下幾個階段:
步驟1:分金液濃縮結晶
將分金液置入低溫蒸發結晶器中,注意不要過度濃縮,以降低鈀因隨硝酸銀結晶夾帶造成損失;待有大量硝酸銀晶體生成時,把晶漿從結晶器轉至儲液槽,待冷卻至室溫后過濾將固液分離,所得硝酸銀晶體洗滌1~2次,洗液和濾液混合為濃縮液,送至下一道工序;洗滌后的硝酸銀晶體加熱水進行溶解返回銀電解車間處理;
步驟2:濃縮液沉銀洗滌
向濃縮液內加入稍過量的鹽酸并不斷攪拌進行沉銀,直至無白色沉淀產生即為反應終點;靜置1~2 h后過濾,濾渣用熱水洗滌1~2次以降低氯化銀對鈀的吸附而造成的損失,作為濾渣的氯化銀返銀冶煉回收制取粗銀,所得濾液和洗液混合一起送下道工序;
步驟3:氧化及沉鈀
將步驟2所得濾液和洗液的混合液置于反應釜中,加入適量的氯酸鈉并不斷攪拌半小時,以確保其中的鈀全部被氧化成為Pd4+;再加入比理論量過量20%的氯化銨進行沉鈀,攪拌反應時間1 h后,靜置過濾得到含氯鈀酸銨沉淀的濾渣,濾渣用飽和的氯化銨溶液洗滌1~2次后送下道工序,濾液和洗液混合后送水處理;
步驟4:除雜提純
把步驟3得到的含氯鈀酸銨的濾渣用去離子水按液固體積質量比為3:1mL/g在反應容器中混合,加熱并同時攪拌使其溶解,直至紅色泡沫完全消失后,過濾得到氯亞鈀酸銨溶液,濾渣用適量熱水洗滌后返回火法回收貴金屬,洗液與濾液混合后倒入反應容器內加熱至85~90℃,按1:1的體積比例加入化學純氨水,同時攪拌,控制終點pH為9~10;溶液澄清后過濾,緩慢加入已配置好的6 mol/L的稀鹽酸酸化,同時攪拌控制溶液酸化終點pH為1,得到淡黃色二氯二銨絡亞鈀沉淀,靜置冷卻后過濾,二氯二銨絡亞鈀沉淀用稀鹽酸溶液洗滌兩次后用去離子水調成糊狀,并加入一定量的氨水進行攪拌溶解,直至黃色沉淀消失為止,得二氯二銨絡亞鈀的氨溶液;
步驟5:金屬鈀還原及烘干
在常溫下,向步驟(4)所得二氯二銨絡亞鈀的氨溶液中,緩慢加入200 g/L的水合肼,直到加入水合肼時溶液中無明顯反應且溶液透明清亮為止;過濾得到金屬鈀,金屬鈀用去離子水洗滌后在150~180 ℃的條件下烘干即得到最終產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從銀陽極泥分金液中高效綠色回收鈀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的氯化銀返銀冶煉回收制取粗銀,是將氯化銀沉淀返回火法系統回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郴州市金貴銀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郴州市金貴銀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73336.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