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包涵體肌炎的中藥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72163.3 | 申請日: | 2016-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204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袁昊 | 申請(專利權)人: | 袁昊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 | 分類號: | A61K36/90;A61K36/899;A61P21/00;A61K35/60;A61K35/24 |
| 代理公司: | 連云港潤知專利代理事務所32255 | 代理人: | 劉伯平 |
| 地址: | 222000 江蘇省連云港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包涵 體肌炎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包涵體肌炎的中藥。
背景技術
包涵體肌炎是一種慢性炎癥性肌病。其主要病理特點是肌漿或肌核內有管狀細絲包涵體。包涵體肌炎起病隱匿,緩慢進展,首發癥狀約70%為下肢近端無力,也可為下肢遠端、上肢或四肢均勻無力起病。肌無力可對稱或不對稱,隨著病情進展,遠端肌無力可達50%,但僅有35%其遠端無力的程度達到或超過近端無力。最易受累的肌肉是肱二頭肌、肱三頭肌、髂腰肌、股四頭肌和脛前肌,而三角肌、胸大肌、骨間肌、頸屈肌、腓腸肌及足趾屈肌受累較輕。腱反射常減低,尤以膝反射減退最為常見。
皮質類固醇治療通常無效,據報道少數患者用免疫抑制劑治療有輕微改善。有的學者推薦用小劑量甲蝶呤與皮質類固醇組織本病進展但尚未被廣泛采納。因此,對某些臨床頗似多發性肌炎的難治性病例應想到IBM的可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新的治療包涵體肌炎的中藥,以純天然的中草藥為原料,標本兼治,療效確切、無毒副作用,不易復發。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治療包涵體肌炎的中藥,是由中草藥貓須草、玉米須、通草、葶藶子、魚腦石、半邊蓮、白屈菜、黃蜀葵花、黃秋葵根、金針菜、豌豆、向日葵莖髓、土茯苓、節節花、龍須草、紅毛走馬胎、黃瓜、黃花地丁、雞屎白組成。
單劑藥量為貓須草8 g、玉米須8 g、通草8 g、葶藶子12 g、魚腦石10 g、半邊蓮10 g、白屈菜10 g、黃蜀葵花8 g、黃秋葵根15 g、金針菜10 g、豌豆15 g、向日葵莖髓8 g、土茯苓10 g、節節花5 g、龍須草8 g、紅毛走馬胎12 g、黃瓜15 g、黃花地丁12 g、雞屎白12g。
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飯后服用,7 天為一療程。
各中藥的藥理作用
貓須草:清熱去濕、排石利水,主治急慢性腎炎、膀胱炎、尿路結石、風濕性關節炎;玉米須:利尿、泄熱、平肝、利膽,主治腎炎水腫、腳氣、黃疸肝炎、高血壓、膽囊炎、膽結石、糖尿病、吐血衄血、鼻淵、乳癰;通草:瀉肺、利小便、下乳汁,主治小便不利、淋病、水腫、產婦乳汁不通、目昏、鼻塞;葶藶子:下氣行水,主治肺壅喘急、痰坎咳嗽、水腫脹滿;魚腦石:化石、通淋、消炎,主治石淋、小便不利、中耳炎、鼻炎、腦漏;半邊蓮:利水、消腫、解毒,主治黃疸、水腫、臌脹、泄瀉、痢疾、蛇傷、疔瘡、腫毒、濕疹、癬疾、跌打扭傷腫痛;白屈菜:鎮痛、止咳、利尿解毒,主治胃腸疼痛、黃疸、水腫、疥癬瘡腫、蛇蟲咬傷;黃蜀葵花:通淋、消腫、解毒,主治淋病、癰疽腫毒、湯火燙傷;黃秋葵根:清熱利濕,主治水腫、尿路感染;金針菜:利濕熱、寬胸膈,主治小便赤澀、黃疸、胸膈煩熱、夜少安寐、痔瘡便血;豌豆:和中下氣、利小便、解瘡毒,主治霍亂轉筋、腳氣、癰腫;向日葵莖髓:治血淋、尿路結石、乳糜尿、小便不利;土茯苓:解毒、除濕、利關節,主治梅毒、淋濁、筋骨攣痛、腳氣、疔瘡、癰腫、瘰疬;節節花:清熱、利尿、解毒,主治咳嗽吐血、痢疾、腸風下血、淋病、癰疽腫毒、濕疹;龍須草:利尿通淋、泄熱安神,主治小便赤澀、熱淋、腎炎水腫、頭昏、齒痛、鼻衄、咽痛、心煩失眠、消渴、夢遺;紅毛走馬胎:清熱利濕、活血和瘀,主治痢疾、肝炎、膽囊炎、風濕、跌打勞傷、咳血、吐血、婦女痛經、血崩、小兒疳積、瘡癤癰腫疼痛;黃瓜:除熱、利水、解毒,主治煩渴、咽喉腫痛、火眼、湯火傷;黃花地丁:清熱、解毒、利尿,主治久咳痰喘、尿道炎、膀胱炎、癰疽疔瘡、黃疸、乳瘡、疳積;雞屎白:利水、泄熱、祛風、解毒,主治臌脹積聚、黃疸、淋病、風痹、破傷中風、筋脈攣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以純天然的中草藥為原料,標本兼治,療效確切、無毒副作用,不易復發。
具體實施方式
中草藥配比:貓須草8 g、玉米須8 g、通草8 g、葶藶子12 g、魚腦石10 g、半邊蓮10 g、白屈菜10 g、黃蜀葵花8 g、黃秋葵根15 g、金針菜10 g、豌豆15 g、向日葵莖髓8 g、土茯苓10 g、節節花5 g、龍須草8 g、紅毛走馬胎12 g、黃瓜15 g、黃花地丁12 g、雞屎白12g。
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飯后服用,7 天為一療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袁昊,未經袁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7216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治療仔豬腹瀉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TFT控制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