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涉密人員身份識別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70752.8 | 申請日: | 2016-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068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6 |
| 發明(設計)人: | 何立平;魏樹弟;吳柯萱;孫紅勝;隋左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振興計量測試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G06K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74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體識別 身份識別單元 指紋掃描單元 密鑰 人員身份識別 涉密計算機 安全隱患 保密安全 待機狀態 密鑰產生 人員離開 涉密系統 身份識別 隱患問題 用戶掃描 閾值時 探測器 工位 預設 指紋 驗證 輻射 靈活 進程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涉密人員身份識別系統及方法,所述系統包括指人體識別單元、指紋掃描單元以及身份識別單元。在身份識別過程中,首先判斷人體識別單元中的探測器接收到的輻射強度是否達到設定閾值,若未達到閾值,身份識別單元獲得的來自所述人體識別單元的信號為假,則指紋掃描單元處于待機狀態,若達到閾值時,則所述身份識別單元獲得的來自所述人體識別單元的信號為真,則進入指紋掃描單元進程,要求用戶掃描指定的預設指紋。本發明克服了目前涉密系統涉密人員離開工位忘記拔密鑰產生的保密安全隱患問題,采用本發明的系統可以在不需要密鑰的情況下實現對涉密計算機的使用,本發明提供的方法比當前使用的“U盤密鑰”驗證方法更靈活并且不存在因忘記拔密鑰而產生的各種安全隱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探測技術和應用軟件單元技術領域,特別涉及數據圖像和電子信號探測技術和圖像處理和信號處理應用軟件單元,通過該系統和方法可以用于涉密計算機系統對涉密人員身份的自動識別,解決涉密系統涉密人員離開工位忘記拔密鑰產生的保密安全隱患問題。
背景技術
當前涉密單位的涉密計算機信息系統均采用密鑰加計算機口令來識別涉密人員的身份。在實際工作中,要求涉密人員離開工位時必須把密鑰拔下并將密鑰鎖在保密柜中或者隨身攜帶,若涉密人員離開單位,則必須把密鑰鎖在保密柜中。每位涉密人員每天離開工位的次數通常不少于10次,那么就要插、拔密鑰各10次,主觀上的保密意識或者行為習慣會使涉密人員按要求操作,但難免會有忘記拔密鑰的現象發生,通過調研發現,幾乎每位涉密人員都出現過忘記拔密鑰的現象,且屢禁不止。涉密信息系統通常連接了成千上萬的涉密終端計算機,只要有一個人離開工位不拔密鑰,整個涉密信息系統就處于暴露狀態。因此忘記拔密鑰是涉密信息系統存在的人為的安全隱患,通過單純的增強保密意識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安全隱患,此外,涉密計算機登陸帳號和口令一旦泄漏,在不拔密鑰的情況下,造成極大的泄密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涉密人員忘記拔密鑰人為造成的涉密信息系統安全隱患,提供了一種涉密人員身份識別系統,實現涉密計算機系統對涉密人員身份的自動識別,解決涉密系統涉密人員離開工位忘記拔密鑰產生的保密安全隱患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涉密人員身份識別系統,包括人體識別單元、指紋掃描單元以及身份識別單元。
所述人體識別單元由探測器和與其對應的信號比對元件組成,所述探測器探測方式為被動探測器,直接接受人體紅外輻射,所述探測器通過設定響應輻射強度閾值來確定有效探測距離范圍,所述信號比對元件完成對探測器接收信號的接收、判斷、轉換、輸入一系列動作。
具體的,所述信號對比元件接收探測器探測到的人體信號,并判斷是否達到響應輻射強度閾值,若達到閾值,則產生一個觸發指令代碼并傳輸給身份識別單元。
所述響應輻射強度閾值由有效距離范圍來確定。
所述有效探測距離范圍是指:在指定角度范圍內及指定距離范圍內的人體發出的紅外信號都可以被探測到的距離范圍。
所述指定角度范圍是指以探測器為頂點,球面度為Ω的立體角范圍,其中,設定球面面積為S,半徑為r,則球面度Ω=S/r2,立體角范圍通過探測器的外形設計來約束,涉密人員坐在工位上時,至少有一部分身體落入探測器的指定的立體角范圍內,優選Ω小于等于π;
以及,所述指定距離范圍是指以探測器為頂點,以最大識別距離為半徑的扇形區域,其中最大識別距離可以根據工位具體空間設置,并且所述扇形的頂角角度由上述立體角范圍約束;涉密人員坐在工位上時,至少有一部分身體落入探測器的指定的半徑距離范圍內。
所述指紋掃描單元用于涉密人員的指紋掃描并將指紋信息儲存到所述身份識別單元中,即所述指紋掃描單元首先要把涉密人員的指紋進行掃描后存儲到所述身份識別單元中,其次,所述指紋掃描單元用于涉密人員進入涉密計算機時的指紋掃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振興計量測試研究所,未經北京振興計量測試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7075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