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顯示裝置有效
申請號: | 201611170404.0 | 申請日: | 2016-12-16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3297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9 |
發明(設計)人: | 野村盛一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日本顯示器 |
主分類號: | G02F1/1343 | 分類號: | G02F1/134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 11256 | 代理人: | 陳偉;閆劍平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顯示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即使在使邊框區域的寬度縮窄的情況下,也能防止或抑制雜質離子向顯示區域內部擴散移動及密封體剝落。基板(BS)具有位于顯示區域(DPA)外側的邊框區域(FA1)、與邊框區域(FA1)相比位于外側的邊框區域(FA2)和與邊框區域(FA2)相比位于外側的邊框區域(FA3)。另外,基板(BS)具有形成在邊框區域(FA1)內的電極(EC1)、形成在邊框區域(FA2)內的電極(EC2)和形成在邊框區域(FA3)內的電極(EC3)。對電極(EC1)施加第一電位,對電極(EC2)施加絕對值比第一電位大的第二電位,對電極(EC3)施加與第二電位不同的第三電位。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顯示裝置,例如涉及一種適用于具備設有多個像素的顯示區域的顯示裝置的有效技術。
背景技術
有一種顯示裝置經由多條信號線向在顯示區域內設有的多個像素供給信號,從而使圖像顯示。在這種顯示裝置中,為了使顯示裝置小型化且增大顯示區域,要求縮小顯示區域外側的邊框區域的寬度。
顯示裝置具有顯示面側的基板、顯示面側的相反側的基板、和配置在顯示面側的基板與顯示面側的相反側的基板之間的液晶層。另外,這種顯示裝置在俯視時具有形成在邊框區域內且封固液晶層的密封體。
在日本特開2008-26869號公報(專利文獻1)中記載了一種技術是,在顯示裝置中具備:具有像素電極的陣列基板、與陣列基板相對配置且具有對置電極的對置基板、和以包圍顯示區域的方式形成且使陣列基板及對置基板粘結的密封材料。
日本特開2009-265484號公報(專利文獻2)中記載了一種技術是,在液晶顯示裝置中,在形成有TFT(Thin-Film Transistor、薄膜晶體管)的TFT基板和與TFT基板相對且形成有彩色濾光片的對置基板之間夾持有液晶層,液晶層通過形成在TFT基板和對置基板的周邊的密封材料而被封固。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2686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9-265484號公報
在這種顯示裝置中,因從顯示裝置的外部浸入的水分、或者顯示裝置的各部分中含有的雜質而產生雜質離子。所產生的雜質離子通過由各布線形成的電場而移動并逐漸聚集。因此,在產生的雜質離子的量很多的情況下、或者邊框區域的寬度很窄的情況下,擔心產生的雜質離子還會向顯示區域內部擴散移動,從而在顯示區域內顯示的圖像會產生不良的情況。
另外,為了防止水分從顯示裝置的外部浸入,防止密封體從顯示面的相反側的基板剝落是很重要的,但為了防止密封體剝落,就需要增大密封體的寬度,因此,無法容易地將邊框區域的寬度縮窄。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如上所述的現有技術的問題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即使在使邊框區域縮窄的寬度的情況下,也能防止或抑制雜質離子向顯示區域內部擴散移動以及密封體剝落。
在本申請公開的發明中,若對代表性方案的概要進行簡單說明的話,則如下所述。
作為本發明的一個方面的顯示裝置具備:具有包含多個第一像素區域的顯示區域的基板、在俯視時形成于顯示區域外側的遮光膜、和與顯示區域相對的液晶層。基板具有:第一周邊區域,其在俯視時與遮光膜重疊,且在俯視時位于顯示區域外側;第二周邊區域,其在俯視時與第一周邊區域相比位于外側;和第三周邊區域,其在俯視時與第二周邊區域相比位于外側。另外,基板具有形成在第一周邊區域內的第一電極、形成在第二周邊區域內的第二電極、和形成在第三周邊區域內的第三電極。對第一電極施加第一電位,對第二電極施加絕對值比第一電位大的第二電位,對第三電極施加與第二電位不同的第三電位。
另外,作為另一個方面,可以是,第一周邊區域包含多個第二像素區域,第一電極形成在第二像素區域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日本顯示器,未經株式會社日本顯示器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7040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