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橋梁防撞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69872.6 | 申請日: | 2016-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8170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英杰;毛巨洪;李康;武宏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萬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G3/02 | 分類號: | G08G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湯財寶 |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漢***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橋梁 系統 方法 | ||
1.一種橋梁防撞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水位監測模塊、控制模塊、報警模塊、移動模塊以及設于所述移動模塊上的測距模塊和定位模塊;所述移動模塊用于在被監測區域上方移動,所述測距模塊用于獲取被監測區域的點云數據,所述被監測區域的點云數據包括被監測船舶的點云數據和水面的點云數據,所述被監測船舶的點云數據用于計算被監測船舶相對于所述測距模塊的位置信息和被監測船舶的高度;所述定位模塊用于獲取所述測距模塊的絕對位置信息,所述水位監測模塊用于檢測被監測區域的水位信息,所述控制模塊用于根據所述被監測船舶的點云數據、所述測距模塊的絕對位置信息以及所述水位信息來通知水上公安部門和控制所述報警模塊的啟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橋梁防撞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距模塊為三維激光測距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橋梁防撞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報警模塊設于所述移動模塊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橋梁防撞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顯示屏,所述顯示屏與所述控制模塊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橋梁防撞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報警模塊包括報警喇叭、汽笛和警示信號燈中的至少一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橋梁防撞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輔助通航模塊,所述輔助通航模塊與控制模塊連接、用于引導被監測船舶通過通航孔。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橋梁防撞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通航模塊包括設于橋梁通航孔內側的照明燈和/或設于橋墩上的航標燈。
8.一種橋梁防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0、系統初始化,開始監測,并執行步驟S1;
S1、檢測被監測區域的水位,并將水位信息傳送給控制模塊,控制模塊根據所述水位信息計算通航高度;
獲取被監測船舶的點云數據,控制模塊根據被監測船舶的點云數據計算被監測船舶相對于測距模塊的位置信息和被監測船舶的高度;
獲取測距模塊的絕對位置信息,并將測距模塊的絕對位置信息傳送給控制模塊;
控制模塊根據被監測船舶相對于測距模塊的位置信息和測距模塊的絕對位置信息計算被監測船舶的絕對位置信息,并執行步驟S2;
S2、判斷被監測船舶是否在非通航區域,若是則執行步驟S3,若否則執行步驟S4;
S3、判斷步驟S2的執行次數或報警模塊的啟動次數是否不小于設定值,若是則執行步驟S7,若否則執行步驟S5;
S4、判斷通航高度減去船舶高度是否大于設定閾值,若是則執行步驟S6,若否則執行步驟S7;
S5、啟動報警模塊,并執行步驟S1;
S6、移動模塊帶動測距模塊移動到下一個被監測區域,并執行步驟S0;
S7、通知水上公安部門,并執行步驟S6。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橋梁防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還包括測距模塊將被監測區域的點云數據傳送給控制模塊,控制模塊通過將被監測船舶的點云數據的強度和水面的點云數據的強度進行比較,篩選出被監測船舶的點云數據。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橋梁防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還包括控制模塊根據被監測船舶的絕對位置信息,并利用現實增強技術在顯示屏顯示被監測船舶的三維模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萬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武漢萬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6987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大數據處理的內河航道滑坡涌浪的監測系統
- 下一篇:轉盤式影像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