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XI型成骨不全致病基因FKBP10的突變位點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68776.X | 申請日: | 2016-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5539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2 |
| 發明(設計)人: | 魯艷芹;韓金祥;代運章;張遙;牟艷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C12Q1/6883 | 分類號: | C12Q1/6883;C12N15/10;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圓嘉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朱玲艷 |
| 地址: | 250062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xi 型成骨 不全 致病 基因 fkbp10 突變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XI型成骨不全致病基因FKBP10的突變位點及其應用。本發明采用全基因組重測序技術結合數字化PCR、Sanger測序等綜合技術,針對臨床疑似成骨不全患者進行了全基因組重測序,結合生物信息學發現FKBP10基因外顯子2到外顯子4存在拷貝數變異,同時外顯子5存在雜合剪切位點突變c.918?3CG。分別通過數字化PCR以及傳統PCR基礎上的Sanger測序分析,進一步驗證了FKBP10外顯子2到4的拷貝數變異與雜合剪切突變。拷貝數變異與雜合突變的發現,為探討XI型成骨不全的發病機制,豐富與發展其診斷方法,從而為臨床診斷與治療提供依據與參考,為開發早期致病基因篩查與治療等提供基礎依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XI型成骨不全致病基因FKBP10的突變位點及其應用,具體為XI型成骨不全治病基因FKBP10的突變位點及利用該位點進行致病檢測的試劑盒,屬于突變基因檢測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是一類因I型膠原蛋白合成代謝障礙而引起的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臨床癥狀主要包括骨質疏松、易骨折,部分患者還會有身材矮小、藍鞏膜、牙本質發育不全、早熟性耳硬化、關節及韌帶松弛以及肌肉薄弱等癥狀。患者的個體發病率約為1/10000。
成骨不全具有表型與遺傳異質性,其臨床表現從輕微、無癥狀到嚴重骨骼畸形甚至圍產期死亡等嚴重程度不等。1979年,Sillence根據病人臨床體征和影像學等特性將成骨不全分為Ⅰ-Ⅳ型。I-IV型均是由于I型膠原蛋白結構基因COL1A1或COL1A2發生突變所致。其后,V-VII型成骨不全先后從異質性較高的IV型成骨不全患者中分離開來,VIII-XVII型成骨不全根據致病基因的先后發現順序而命名。
成骨不全具有遺傳異質性,存在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與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兩種遺傳方式,其中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是由于I型膠原蛋白結構基因COL1A1或COL1A2突變所致或是IFITM5的定點突變所致。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方式涉及到的患者數量少,但是致病基因種類眾多,包括SERPINF1、CRTAP、LEPRE1、PPIB、SERPINH1、FKBP10、SP7、BMP1、TMEM38B、WNT1、CREB3L1、SPARC等。其中FKBP10為XI型成骨不全的致病基因。目前關于FKBP10基因突變的成骨不全患者報道數量非常少,主要以點突變為主,目前尚無關于該基因拷貝數變異的報道。
包括全基因組重測序、全外顯子組測序、靶向捕獲測序等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出現,為遺傳性致病基因的發現提供了有利工具,目前通過高通量發現的遺傳性疾病的新致病基因以及致病基因的新發突變位點數量劇增,高通量測序技術結合傳統的Sanger測序以及其它單核苷酸多態性檢測技術的聯合應用,極大的推動了遺傳性疾病的基因檢測的發展。
成骨不全致病基因新突變位點的發現,對于開展該類疾病的分子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XI型成骨不全致病基因FKBP10的突變位點及其應用。
發明概述
本發明采用全基因組重測序技術結合數字化PCR、Sanger測序等綜合技術,針對臨床疑似成骨不全患者進行了全基因組重測序,結合生物信息學發現FKBP10基因外顯子2到外顯子4存在拷貝數變異,同時外顯子5存在雜合剪切位點突變c.918-3CG。分別通過數字化PCR以及傳統PCR基礎上的Sanger測序分析,進一步驗證了FKBP10外顯子2到4的拷貝數變異與雜合剪切突變。拷貝數變異與雜合突變的發現,為探討XI型成骨不全的發病機制,豐富與發展其診斷方法,從而為臨床診斷與治療提供依據與參考,為開發早期致病基因篩查與治療等提供基礎依據。
發明詳述
本發明技術方案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未經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6877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