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雙向張量分解模型的群推薦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611168532.1 | 申請日: | 2016-12-16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7712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19 |
發明(設計)人: | 姜元春;楊露;孫見山;王錦坤;劉業政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工業大學 |
主分類號: | G06F16/9536 | 分類號: | G06F16/9536;G06Q50/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陸麗莉;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雙向 張量 分解 模型 推薦 方法 | ||
1.一種基于雙向張量分解模型的群推薦方法,其特征是按照如下步驟進行:
步驟一、定義一個表示群體G、用戶U和產品I的交互關系:所述交互關系DS中,G={G1,...,Gg,...,G|G|}表示群體集合,Gg表示任意第g個群體,1≤g≤|G|;U={U1,...,Uu,...,U|U|}表示用戶集合,Uu表示第u個用戶;1≤u≤|U|;I={I1,...,Ii,...,I|I|}表示產品集合,Ii表示第i個產品,1≤i≤|I|;
步驟二、利用式(1)構建第g個群體中第u個用戶對第i個產品的張量分解模型
式(1)中,表示第g個群體中第u個用戶對第i個產品的個體偏好;表示第u個用戶對自身的個體偏好的影響,表示第u個用戶所屬的第g個群體對第u個用戶的個體偏好的影響,bi表示第i個產品的偏差;表示第u個用戶的個體特性對第u個用戶的權重;Uu,l表示第u個用戶的第l個隱變量,ku表示第u個用戶的隱變量個數;表示與第u個用戶產生交互的第i個產品的第l個隱變量;表示第u個用戶所屬的第g個群體的群體特性對第u個用戶的權重;Gg,m表示第g個群體的第m個隱變量,kg表示第g個群體的隱變量個數;表示與第g個群體產生交互的第i個產品的第m個隱變量;
步驟三、利用貝葉斯個性化排序方法對所述張量分解模型進行優化求解,得到所述張量分解模型中的各個參數值;
步驟3.1、利用式(3)得到所述張量分解模型的目標函數
式(3)中,表示第g個群體中第u個用戶對第ia個產品的個體偏好與對第ib個產品的個體偏好的差值;ia∈Igu表示第ia個產品屬于第g個群體中第u個用戶的正反饋集合,所述正反饋集合為與第g個群體中第u個用戶交互過的所有產品集合;ib∈I\Igu表示第ib個產品屬于第g個群體中第u個用戶的負反饋和缺失值集合,負反饋和缺失值集合為與第g個群體中第u個用戶沒有交互過的所有產品集合;表示logistic函數;Θ表示所述張量分解模型中的參數集合,并有λΘ表示正則化參數;
步驟3.2、初始化參數集合Θ和正則化參數λΘ;
步驟3.3、遍歷所述第g個群體中第u個用戶的正反饋集合中的所有產品,并在遍歷每個產品的過程中從所述第g個群體中第u個用戶的負反饋和缺失值集合中任意選擇一個產品;
步驟3.4、利用隨機梯度下降方法求得所述參數集合Θ中參數Uu,l,Gg,m,bi的梯度;在參數和為定值時,對所述參數Uu,l,Gg,m,bi分別進行迭代更新,直到收斂為止,從而獲得參數Uu,l,Gg,m,bi的最優值;
步驟3.5、遍歷所述第g個群體中第u個用戶的正反饋集合中的所有產品,并在遍歷每個產品的過程中從第g個群體中第u個用戶的負反饋和缺失值集合中任意選擇一個產品;
步驟3.6、利用隨機梯度下降方法求得所述參數集合Θ中參數和的梯度;在參數Uu,l,Gg,m,bi為最優值時,對所述參數和分別進行迭代更新,直到收斂為止,從而獲得參數和的最優值;
步驟四、利用式(2)得到第g個群體對第i個產品的群體偏好從而獲得第g個群體對所有產品的群體偏好:
式(2)中,Δ(·)為平均聚合函數;
步驟四、將所述第g個群體對所有產品的群體偏好進行降序排序,并選擇前N個群體偏好所對應的產品作為推薦產品列表推送給第g個群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工業大學,未經合肥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6853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戶行為畫像的大數據服務系統
- 下一篇:語義認知方法、裝置及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