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坑降水水井結構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68097.2 | 申請日: | 2016-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3864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9 |
| 發明(設計)人: | 岳巍;蘇偉;王立軍;劉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9/10 | 分類號: | E02D19/10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劉楠;李龍 |
| 地址: | 550000 貴州省貴陽市***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透水鋼板 水井 基坑降水 水井結構 施工 鋼套管 纖維布 排水 封閉式結構 碎石過濾層 鋼筋安裝 結構安全 施工領域 施工現場 施工周期 鵝卵石 常規的 透水孔 側壁 外壁 貫通 鋪設 覆蓋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坑降水水井結構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水井,水井上安裝貫通水井側壁的過水鋼套管,水井的外側通過鋼筋安裝固定有透水鋼板,透水鋼板罩于過水鋼套管的外側,且透水鋼板與水井的外壁之間為封閉式結構,透水鋼板上開設有透水孔,透水鋼板的外側依次鋪設土工纖維布、鵝卵石、土工纖維布和碎石過濾層。以解決現有常規的施工現場排水方法,其施工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施工周期較長,針對周圍場地被比鄰建筑覆蓋的場地施工較為不便,且影響比鄰建筑的結構安全的問題。本發明屬于排水施工領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施工現場治水結構及方法,屬于排水施工領域。
背景技術
常規的施工現場治水以排堵為主。排水便是修建排水盲溝或者使用管井抽走地下水。排水盲溝的修建需要有一定的水壓力或者人工制造排水坡度,對于大面滲水且現場施工面較大的地方排水盲溝的施工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堵水(制造止水帷幕)和管井降水則需要沿基坑周圍埋設井點管,該施工方法周期較長,且針對周圍場地被比鄰建筑覆蓋的場地施工較為不便。且大量的地下水被抽走排出后。該區域的地下水浮力會下降,周圍的建筑和地下管線便會產生不均勻沉降,影響比鄰建筑的結構安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坑降水水井結構及其施工方法,以解決現有常規的施工現場排水方法,其施工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施工周期較長,針對周圍場地被比鄰建筑覆蓋的場地施工較為不便,且影響比鄰建筑的結構安全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擬采用這樣一種基坑降水水井施工方法,包括:
步驟一:開挖降水基坑;
步驟二:水井結構施工,在降水基坑的基礎上施工水井,在水井底板面標高上h的位置安裝貫通水井側壁的過水鋼套管,h根據水井施工地面基面與水井底板高度差而定;
步驟三:安裝透水鋼板,在水井的外側安裝透水鋼板,透水鋼板罩于過水鋼套管的外側,且透水鋼板與水井的外壁之間為封閉式結構,透水鋼板上開設有透水孔;
步驟四:鋪設過濾層,在透水鋼板的外側鋪設土工纖維布,土工纖維布上鋪設鵝卵石,在鋪設好的鵝卵石上再次鋪設土工纖維布,鵝卵石上的土工纖維布上再鋪設碎石過濾層;
步驟五:安裝抽水設備,抽水設備的抽水端伸至水井的底部,用于將滲入水井內的水抽入蓄水池或排至河道。
前述施工方法中,為保證濾水效果,在水井底板面標高上1m的位置分布安裝間距150mm直徑為100mm的過水鋼套管,同時,在過水鋼套管的外圍安裝一排用于固定透水鋼板的鋼筋,結構更為穩固牢靠;
前述施工方法中,透水鋼板為槽底開有透水孔的槽鋼,透水鋼板沿水井外壁的圓周方向圍合固定于過水鋼套管的外側,水井為方形井道結構,透水鋼板的加工方法為:
a.按照井道尺寸將槽鋼切割為4份,鋼板兩端切成斜狀;
b.使用電焊機點穿鋼板成透水孔,直徑小于40mm,可以不均勻分布,但是在保證透水的同時又不會有大量的碎石進入水井砼結構;
c.水井施工完畢后將槽鋼與預留在水井1上的鋼筋焊接,同時在槽鋼鋼板斜口連接處進行剖口焊。
進一步優選地,透水鋼板所用槽鋼的型號為14b,即高度140mm、腿寬60mm,腰厚8mm;
前述施工方法中,鵝卵石鋪設高度為1m,按照1:1.5的坡度進行放坡,碎石過濾層的鋪設厚度為0.4m;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基坑降水水井結構,包括水井,水井上安裝貫通水井側壁的過水鋼套管,水井的外側通過鋼筋安裝固定有透水鋼板,透水鋼板罩于過水鋼套管的外側,且透水鋼板與水井的外壁之間為封閉式結構,透水鋼板上開設有透水孔,透水鋼板的外側依次鋪設土工纖維布、鵝卵石、土工纖維布和碎石過濾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6809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油酸/丙烯腈共聚物基碳纖維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沉井的糾偏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