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粱健康茶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67585.1 | 申請日: | 2016-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207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朱俊玲;柳青山;白文斌;盧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農業大學;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粱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23F3/34 | 分類號: | A23F3/34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晉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14110 | 代理人: | 鄭晉周 |
| 地址: | 030800 山西***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粱 健康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高粱開發利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高粱健康茶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高粱,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種植范圍廣,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溫帶地區,由于耐澇、抗旱、高產等優勢在美國、阿根廷、印度、墨西哥以及我國都有大量的種植。高粱在我國有“五谷之精,百谷之長”的美譽。在近期的一次普查營養食品評選中,高粱以其較高的營養價值以及藥用價值,被評為本世紀最有前途,最受歡迎的綠色食品,某些西方國家更是將它視為高級理療食物。亞非的一些國家主要利用高粱制作面條以及日常的粗糧制品;從我國中醫食療角度看,粗糧之首“高粱”,對于肥胖癥的治療以及預防起到關鍵性的主食替代作用。高粱古稱蜀黍,屬于禾本科,分類隸屬于一年生的草本類植物,在中國的栽培歷史悠久,可以算得上我國最早種植的一類谷類作物。它品種繁多,根據色澤就可分為白高粱、紅高粱、黃高梁等。相比較大米,高粱富含脂肪和鐵元素,皮膜富含色素和鞣酸,可謂渾身是寶。但因其加工復雜,過粗加工容易使飯色紅,澀感濃,不利于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的特點而并沒有得到人們的推廣使用。高粱不僅有食補效用,而且還有一定的藥補效用,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有記載,高粱,性溫,有和胃、健脾、消積、溫中、澀腸胃、止霍亂的功效。高粱莖以及顆粒中富含單寧,此成分具有收斂固脫的功效,對治療慢性腹瀉效果明顯。在日常生活中,高粱還可用來制糖、制酒,其根也可入藥。
高粱中營養物質非常豐富,據分析,100g高粱中含蛋白質為10.4g,脂肪3.1g,碳水化合物74.7g,膳食纖維4.3g,硫胺素0.29mg,核黃素0.10mg鈣22mg,鋅1.64mg,鐵6.3mg,和其他谷物一樣,是蛋白質的良好來源。除了高粱籽粒中醇溶性蛋白質含量豐富(9%-11%)之外,在加工剩下的高粱糠中蛋白質含量也可達10%,即使在高梁稈和高粱殼中,蛋白質也有3.2%和2.2%。高粱所含氨基酸除蘇氨酸、色氨酸、賴氨酸較低外,其余均高于玉米、小麥、水稻100mg以上,可與其他食物共食,起到食物的互補作用。高粱中脂肪含量約在3%左右,比玉米和莜麥都要低。酒糟和醋渣中分別為4.2%和3.5%,所以高粱是人們追求低脂的不二選擇。高粱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較多(70%-75%),高于莜麥面粉的64.8%,大黃米(黍)的67.7%,燕麥的65.5%。同其他谷物相比,高粱中的淀粉和糖可以更緩慢的釋放,更有益于糖尿病者的食用。膳食纖維作為人體需要的七大營養素之一,它在促進胃腸道消化,預防冠心病、動脈硬化、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癥等“文明病”方面都有重要作用,高粱中膳食纖維含量較高(4.3%),相對于其他米種,如小米,黃米等要高出許多。高粱中鐵的含量比其他谷物高,為玉米、小麥等的2-3倍。鐵是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主要作用有維持正常的造血功能,參與體內O2的運輸、O2與CO2的交換和組織呼吸過程,與維持正常的免疫功能有關。另外,高粱還含有許多生理活性組分,如多酚類化合物和高級烷醇類物質,這些化合物對預防癌癥及改善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很有效果。
高粱是一種耐旱且高產的谷物,因世界人口的增加和水資源的逐年減少,有望成為未來的重要農作物。因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更加重視健康的飲食、食物的多樣化,雜糧越來越吸引著更多人的眼球。從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中不難發現,從07年到12年的短短五年中,高粱種植規模面積由原料的500千公頃擴大到了623千公頃,足足提高了24.6%。產量也由192.02萬噸上升到255.55萬噸。高粱的應用價值逐步提高,其籽粒加工后可食用,如制成面條,面魚,面卷,煎餅等。同時,它還是淀粉制造和釀酒普遍應用的原料之一,加工后的副產品,如粉渣和酒糟,不僅是家畜的良好飼料,其粉渣還是做醋的上等原料。山西也是高產地區之一,有豐富的高粱資源,所以以此為主要原料來研究提高其利用率。在我國高粱主要是用于釀酒原料、飼料以及一些地方的傳統食品。高粱的深加工產品及綜合利用等方面不多。Murekatetr Nicole等人研究了關于高粱、大豆、玉米混合粉的復配營養食品;Sikandra和 P. Boora等人研究了高粱和鷹嘴豆的復配食品。
茶作為我國的一種傳統飲品,現在更是一種廣泛流行在全世界的保健飲品。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逐漸增強,充分利用山西省的特色小雜糧高粱的資源優勢,研制開發風味獨特并且具有保健功能的高粱健康茶,對豐富我國雜糧茶的品種,引導消費者健康飲茶,帶動小雜糧種植效益具有重要意義。目前關于利用高粱制備保健茶的文獻報道極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農業大學;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粱研究所,未經山西農業大學;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粱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6758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桂花花茶的加工工藝
- 下一篇:一種牛蒡養生茶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