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乙醇醛合成乙酰輔酶A及其衍生產品的新途徑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67145.6 | 申請日: | 2016-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5517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8 |
| 發明(設計)人: | 馬紅武;楊雪;袁倩倩;江會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2P19/02 | 分類號: | C12P19/02;C12P9/00;C12P19/32;C12P7/04;C12P7/28;C12P7/54;C12P7/62;C12P13/06;C12P13/10;C12P13/12;C12P13/14;C12P1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布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05 | 代理人: | 孟潭 |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乙醇 合成 乙酰 輔酶 及其 衍生 產品 新途徑 | ||
1.一種5-磷酸阿拉伯糖的制備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酶催化下乙醇醛和3-磷酸甘油醛反應生成5-磷酸阿拉伯糖,所述的酶選自:醛縮酶、轉醛醇酶、及其同工酶、突變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備的反應是通過微生物來進行的。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醛縮酶為果糖二磷酸醛縮酶(EC4.1.2.13);和/或,
所述的轉醛醇酶為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來源的轉醛醇酶(EC 2.2.1.2)的突變酶TalBF178Y。
4.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醛是由甲醛制備得到的。
5.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磷酸甘油醛由磷酸二羥基丙酮制備得到。
6.一種用于制備5-磷酸阿拉伯糖的組合物,包括:
(1)乙醇醛,
(2)3-磷酸甘油醛,
(3)醛縮酶、轉醛醇酶、或其同工酶、突變酶;
或,
(1)乙醇醛,
(2)3-磷酸甘油醛,
(3)表達醛縮酶、轉醛醇酶、或其同工酶、突變酶的微生物。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醛縮酶為果糖二磷酸醛縮酶(EC4.1.2.13);和/或,
所述的轉醛醇酶為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來源的轉醛醇酶的突變酶TalBF178Y。
8.一種乙酰磷酸的制備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5-磷酸阿拉伯糖的制備方法。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備的反應是通過微生物來進行的。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還包括5-磷酸阿拉伯糖轉化為5-磷酸木酮糖再進一步轉化為乙酰磷酸的步驟。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5-磷酸阿拉伯糖轉化為5-磷酸木酮糖的步驟包括5-磷酸阿拉伯糖轉化為5-磷酸核酮糖再進一步轉化為5-磷酸木酮糖的步驟;和/或,
所述的5-磷酸木酮糖轉化為乙酰磷酸的反應包括5-磷酸木酮糖和磷酸在磷酸轉酮酶催化下生成乙酰磷酸的步驟。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酸轉酮酶為磷酸轉酮酶(EC4.1.2.9)或果糖-6-磷酸磷酸轉酮酶(EC4.1.2.22)。
13.一種用于制備乙酰磷酸的組合物,包括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制備5-磷酸阿拉伯糖的組合物。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合物還包括磷酸、磷酸轉酮酶。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合物還包括磷酸轉酮酶輔酶;和/或,
所述組合物還包括可催化5-磷酸阿拉伯糖生成5-磷酸木酮糖的酶。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合物包括:
(1)乙醇醛,
(2)3-磷酸甘油醛,
(3)醛縮酶、轉醛醇酶、或其同工酶、突變酶,
(4)核糖-5-磷酸異構酶,
(5)核酮糖-磷酸3-異構酶,
(6)磷酸、磷酸轉酮酶、輔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67145.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禽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疫苗株、疫苗及其應用
- 下一篇:語音輸入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