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動力電池剩余電量估計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1166677.8 | 申請日: | 2016-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9730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祝喬;熊能;岳俊洲;黃銳森;陳翼星;胡廣地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R31/36 | 分類號: | G01R31/36 |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劉凱;崔建中 |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動力電池 剩余 電量 估計 方法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動力電池剩余電量估計方法,電流檢測器和數(shù)模轉(zhuǎn)換器將采集到的電壓電流數(shù)據(jù)通過采集卡,再經(jīng)低通濾波器將數(shù)據(jù)傳輸給剩余電量估計模塊;建立二階RC模型;利用電池包的電流電壓響應辨識出模型參數(shù)以及開路電壓關于剩余電量的非線性函數(shù);對非線性函數(shù)部分提出了單邊利普希茨條件,以保證非線性函數(shù)在觀測器設計上起到積極作用;采用基于線性矩陣不等式的H無窮方法的非線性觀測器設計準則。本發(fā)明能夠減小傳統(tǒng)安時積分算法的累積誤差和對初值準確性的要求,所建立的模型能夠有效地描述動力電池的充電的物理特性,能夠?qū)崟r追蹤剩余電量,收斂性好,適用于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剩余電量估計。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新能源汽車電池管理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動力電池剩余電量(stateof charge,SOC)估計方法。
背景技術
為了應對環(huán)境惡化和能源危機,電動汽車產(chǎn)業(yè)迅速發(fā)展。動力鋰電池是純電動汽車的主要能量來源,而鋰電池的剩余電量與傳統(tǒng)汽車的油量具有相似性,它對于電動汽車功率的分配策略和保護電池避免過充、過放、快速老化、起火和爆炸等危險,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進一步來說,準確的剩余電量估計既能提高每次充電的行駛里程,又能延長電池有效壽命。然而,剩余電量不能被車載傳感器直接測量,且鋰電池是一種典型的非線性系統(tǒng)。因此,對剩余電量的估計在電動汽車的理論和實踐中都是相當關鍵的問題。傳統(tǒng)的安時積分法是一種用來估計剩余電量的開環(huán)算法,會隨著時間變化而累積估計誤差,并且有剩余電量初值未知的問題,安時法往往不能被單獨使用來進行剩余電量的估計。為了準確的估計剩余電量,設計一種閉環(huán)剩余電量估計方法,來彌補安時積分剩余電量估計方法的缺點就顯得非常重要。
在以往的研究中,基于模型的剩余電量估計方法被廣泛采用了,通常被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基于濾波器的方法,另一種是基于觀測器的方法。基于濾波器的方法中,應用最廣泛的是卡爾曼濾波器,傳統(tǒng)卡爾曼濾波器適用于簡單和線性電池模型,而擴展卡爾曼濾波器則被用來解決電池模型的非線性問題,即非線性部分線性化技術,然而這個線性化步驟不是非常準確,可能會丟失模型的非線性信息。并且,所有基于卡爾曼濾波器的技術都對系統(tǒng)干擾類型有要求,即認為系統(tǒng)干擾是均值為零的高斯白噪聲,然而電池系統(tǒng)的干擾往往含有非高斯型干擾,這使得剩余電流估計精度進一步受到影響。
發(fā)明內(nèi)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對模型的非高斯干擾具有有效的抑制作用,并且對電池非線性系統(tǒng)具有良好的適用性的動力電池剩余電量估計方法。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動力電池剩余電量估計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建立二階RC模型的狀態(tài)空間方程:
S11:建立被控對象的等效模型:將電阻R0、R1、R2依次串聯(lián)在電池包UOC的輸出端,并將電容C1與電阻R1并聯(lián),電容C2與電阻R2并聯(lián);
S12:根據(jù)上述等效模型建立系統(tǒng)的微分方程組,狀態(tài)方程:
輸出方程:
UT=UOC(SOC)-R0IT-U1-U2 (2)
其中,U1和U2分別表示電容C1和C2兩端電壓,IT為流經(jīng)電阻R0的電流,SOC表示剩余電量,UOC(SOC)表示開路電壓關于剩余電量SOC的函數(shù),UT表示端電壓,Qn表示額定容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交通大學,未經(jīng)西南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66677.8/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