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移動式旋轉窯爐的降溫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65490.6 | 申請日: | 2016-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047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6 |
| 發明(設計)人: | 吳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宜賓浩瑞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B13/02 | 分類號: | F27B13/02;F27B13/06;F27D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441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側壁 降溫門 窯爐 冷卻段 降溫結構 驅動電機 旋轉窯爐 移動式 磚坯 發熱量 半成品磚坯 電機軸連接 閉合狀態 溫度過高 焙燒段 殘次品 烘干段 預熱段 發黑 啟閉 驅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新型移動式旋轉窯爐的降溫結構,窯爐具有烘干段、預熱段、焙燒段、冷卻段,其特征在于:在窯爐的冷卻段的頂部開設數個頂部降溫口,頂部降溫口安裝有頂部降溫門,在窯爐的冷卻段的兩個側壁分別開設側壁降溫口,側壁降溫口安裝有側壁降溫門;具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的電機軸連接并驅動頂部降溫門和側壁降溫門啟閉。本發明正常溫度情況下降溫口為閉合狀態,在生坯發熱量過高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打開降溫口來達到迅速為窯爐內部半成品磚坯降溫的目的,防止磚坯在溫度過高、降溫不及時的情況下出現的燒老、顏色發黑的情況,降低殘次品數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旋轉窯,尤其涉及一種旋轉窯的中門結構。
背景技術
在燒結磚瓦工業飛速發展的今天,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在生產工藝中使用得越來越多,不但使生產線的機械化、自動化程度得到極大的提高,給企業的生產管理帶來較大的變化,同時改善了工人的勞動環境,減輕了生產從業者的勞動強度,而且使生產的產品質量上升了一個臺階。
目前出現了移動式旋轉窯爐,其結構是具有圓環狀的作業道,作業道內裝有磚坯,弧形的窯爐可以在軌道上沿作業道移動,窯爐前部分為烘干段,中間部分為預熱段和焙燒段,窯爐尾部為冷卻段。
為了利用預熱段、焙燒段、冷卻段的熱量為烘干段提供熱風,設置了從冷卻段到烘干段的主煙道,主煙道內設有風機,預熱段、焙燒段、冷卻段分別與主煙道連通,烘干段有送風煙道與主煙道連通,風機將預熱段、焙燒段、冷卻段的熱風吸到主煙道再從送風煙道送入烘干段,將烘干段的磚坯生坯烘干。
傳統的制磚流程是將煤炭粉碎后加入原料中攪拌通過真空擠出機擠出后經切條機、切坯機制成磚坯半成品后進入窯爐烘干、焙燒、降溫而制成成品轉。由于人為因素或者機械故障導致生坯中的煤炭配比出現問題從而導致生坯的發熱量過高,傳統方法通過對高溫區也即預熱段、焙燒段的降溫及加大對高溫區熱量的抽取量無法完全達到對磚坯降溫的效果從而易導致磚坯溫度過高,進而產生磚坯燒老,磚坯顏色發黑,殘次品大量增加的情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新型移動式旋轉窯爐的降溫結構,其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使得生坯烘干更為徹底,降低成品的廢品率。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新型移動式旋轉窯爐的降溫結構,窯爐具有烘干段、預熱段、焙燒段、冷卻段,其特征在于:在窯爐的冷卻段的頂部開設數個頂部降溫口,頂部降溫口安裝有頂部降溫門,在窯爐的冷卻段的兩個側壁分別開設側壁降溫口,側壁降溫口安裝有側壁降溫門;具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的電機軸連接并驅動頂部降溫門和側壁降溫門啟閉。
窯爐冷卻段內由頭部到尾部排列有數格磚坯放置區,所述頂部降溫口和側壁降溫口對應設置在由頭部到尾部的第二格磚坯放置區。
本發明的有益之處在于:
本發明正常溫度情況下降溫口(門)為閉合狀態,在生坯發熱量過高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打開降溫口(門)來達到迅速為窯爐內部半成品磚坯降溫的目的,防止磚坯在溫度過高、降溫不及時的情況下出現的燒老、顏色發黑的情況,降低殘次品數量。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側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宜賓浩瑞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宜賓浩瑞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6549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