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克百威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及該方法所用的試劑盒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65224.3 | 申請日: | 2016-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969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金茂俊;王靜;杜鵬飛;金芬;佘永新;邵華;鄭鷺飛;王珊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33/53 | 分類號: | G01N33/53;G01N33/543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齊云 |
| 地址: | 10000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克百威 定性 定量分析 方法 所用 試劑盒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品安全檢測免疫分析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克百威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及該方法所用的試劑盒。
背景技術
農獸藥是農業生產不可或缺的重要生產資料,對保障農業及糧食生產與安全發揮著重要作用。化學農獸藥在可預見的將來,仍是農產品質量和安全保障不可或缺的手段。食品中農獸藥殘留及其安全性評估受到科學研究工作者和公眾的廣泛關注。但是如果長期不合理使用會帶來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以及對人體健康有危害等問題。因此建立高效快速低成本的土壤和水中的農藥殘留成為重中之重。基于農藥能有效除蟲害,草害作用,農藥的使用量也在大量增加,田間所施的農藥,大部分會進入到水、土壤和大氣中去,人們平常噴灑的農藥,大部分會在土壤中形成農藥殘留,而且有些農藥的殘留量比較大容易蓄積并且難分解,如此日積月累最終危害的是人類自身的安全,尤其是高毒性、難于降解農藥的使用已經到了威脅生態環境和人類身體健康的地步,為了保證農產品的食用安全,各個國家(美國,歐盟,日本等)先后制定了農藥在不同食品中的限量標準。克百威(Carbofuran)是一種高效廣譜的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被廣泛用于糧食、蔬菜、水果及經濟作物等的害蟲防治。克百威對膽堿酯酶的抑制不可逆,對人、畜、禽、魚等的毒性極高。其在酸性土壤中很難降解,易污染土壤和水源,尤其是在蔬菜和糧食作物上的大量使用,形成農藥殘留,對公眾的健康和環境構成直接威脅。因此,建立高效快速的克百威檢測技術,對加強環境和農副產品中克百威殘留的監測及快速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免疫分析方法的作用和地位目前已得到國內外學者的廣泛認可,免疫分析方法的研究也是檢測方法研究最熱門的領域之一。在免疫分析方法領域中,我國在酶聯免疫分析方法方面開展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包括半抗原合成、抗體制備、標記物偶聯、反應體系中各種理化性質對免疫分析方法的影響及半抗原結構與其所制備得到抗體之間的構效關系等方面。近年來,我國學者在熒光免疫分析、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生物傳感器和生物條形碼免疫分析方法方面也開展了較多的研究工作。
生物條形碼分析方法近十年來在痕量蛋白質和核酸檢測方法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通過與免疫反應相結合建立的生物條形碼免疫分析方法,將免疫分析方法的檢測限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然而該方法建立至今,只能通過構建“三明治”結構模式實現對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的檢測。由于小分子化合物通常情況下只有一個抗原結合位點,因此目前生物條形碼免疫分析方法采用的“三明治”結構模式基本不能適用于農獸藥或生物毒素等小分子物質的檢測。
有鑒于此,特提出本發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克百威生物條形碼免疫分析測定試劑盒,使用該試劑盒與實施定量PCR聯用,可以特異地定量檢測水中或食品中克百威含量。該試劑盒通過競爭反應體系進行檢測,克服了目前生物條形碼免疫分析方法采用的“三明治”結構模式基本不能適用于克百威的檢測的缺陷。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克百威生物條形碼免疫分析測定試劑盒,所述試劑盒包含有:
克百威標準品、克百威納米探針、克百威雙標膠體金納米探針;
所述克百威納米探針由磁性納米粒子和克百威完全抗原偶聯而成;
所述克百威雙標膠體金納米探針由抗克百威抗體和雙鏈DNA包被膠體金顆粒得到;
所述雙鏈DNA由硫醇修飾的單鏈DNA和條形碼單鏈DNA互補配對而成。
克百威(Carbofuran)分子式:C12H15NO3;CAS號:1563-66-2。
本發明通過改變生物條形碼免疫分析方法的現有反應模式,建立基于小分子競爭反應模式的生物條形碼免疫分析方法。通過將農藥小分子半抗原與載體蛋白的偶聯物包被于磁性納米粒子表面,并于膠體金納米探針表面結合農藥抗體和起信號放大作用的生物條形碼,利用磁性納米粒子表面的包被抗原與農藥分子競爭結合膠體金納米探針表面的抗體建立競爭型免疫化學反應體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未經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6522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