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巴涅特效應教學儀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65133.X | 申請日: | 2016-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8191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03 |
| 發明(設計)人: | 劉朋舉;柴傳程;吳凱;莫明月;楊浪;肖德武;朱培元;李世冉;韓冰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涵曦月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B23/18 | 分類號: | G09B23/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1100 江蘇省南京***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巴涅特 效應 教學 儀器 | ||
一種巴涅特效應教學儀器,屬于教學設備領域,由底板、第一支架、旋轉軸、鐵磁體、立架、鐵屑、放屑盒、小齒輪、把手、連桿、大齒輪、大齒輪軸和第二支架組成的,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在底板上表面,立架通過膠水與底板上表面連接,放屑盒水平放置在立架的上表面,旋轉軸的左端與第二支架通過軸承連接,旋轉軸的右端與第一支架通過軸承連接,小齒輪和鐵磁體以鍵連接的方式連接在旋轉軸上,第二支架中安裝有大齒輪軸,大齒輪軸上安裝有大齒輪,大齒輪與小齒輪通過齒輪嚙合在一起,連桿通過螺紋與大齒輪軸連接,把手通過螺紋與連桿連接。該裝置可以較好的演示巴涅特效應。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巴涅特效應教學儀器,具體地說是采用了鐵磁體和鐵屑,能夠進行鐵磁體磁化并且吸引鐵屑的演示設備,屬于教學儀器領域。
背景技術
巴涅特效應是一種鐵磁體磁化的方式,對于了解磁化的概念和原因有很大的幫助,是中學生課外拓展課程中可以掌握的一種效應,但在教學中,缺少一種能夠直觀并準確感受巴涅特效應的儀器來滿足學生對該效應的理解。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巴涅特效應教學儀器。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巴涅特效應教學儀器,由底板、第一支架、旋轉軸、鐵磁體、立架、鐵屑、放屑盒、小齒輪、把手、連桿、大齒輪、大齒輪軸和第二支架組成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在底板上表面,立架通過膠水與底板上表面連接,放屑盒水平放置在立架的上表面,旋轉軸的左端與第二支架通過軸承連接,旋轉軸的右端與第一支架通過軸承連接,小齒輪和鐵磁體以鍵連接的方式連接在旋轉軸上,第二支架中安裝有大齒輪軸,大齒輪軸上安裝有大齒輪,大齒輪與小齒輪通過齒輪嚙合在一起,連桿通過螺紋與大齒輪軸連接,把手通過螺紋與連桿連接。
該發明的有益之處是,通過鐵磁體的轉動使其磁化,并利用鐵屑來顯示其磁感線的方向,簡單易懂,使得學生可以很輕松的理解巴涅特效應,并且對磁化的概念和原理進行理解。利用大齒輪和小齒輪的嚙合將把手輸入的轉速擴大一定的倍數再傳遞給鐵磁體,使得鐵磁體獲得較高的轉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第一支架,2、底板,3、旋轉軸,4、鐵磁體,5、立架,6、鐵屑,7、放屑盒,8、小齒輪,9、把手,10、連桿,11、大齒輪,12、第二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巴涅特效應教學儀器,是由底板2、第一支架1、旋轉軸3、鐵磁體4、立架5、鐵屑6、放屑盒7、小齒輪8、把手9、連桿10、大齒輪、大齒輪軸和第二支架12組成的,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12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在底板2上表面,立架5通過膠水與底板2上表面連接,放屑盒7水平放置在立架5的上表面,旋轉軸3的左端與第二支架12通過軸承連接,旋轉軸3的右端與第一支架1通過軸承連接,小齒輪8和鐵磁體4以鍵連接的方式連接在旋轉軸3上,第二支架12中安裝有大齒輪軸,大齒輪軸上安裝有大齒輪11,大齒輪11與小齒輪8通過齒輪嚙合在一起,連桿10通過螺紋與大齒輪軸連接,把手9通過螺紋與連桿10連接。
工作時,首先將鐵屑6均勻的放置在放屑盒7中,快速的轉動把手9使得鐵磁體4獲得較高的轉速,旋轉一段時間后將放屑盒7左右水平晃動,觀察到鐵屑6受到吸引并沿著一些直線分布,這些直線與旋轉軸3的軸線平行。
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根據本發明的教導,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與精神的情況下,對實施方式所進行的改變、修改、替換和變型仍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涵曦月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涵曦月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6513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