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低剪切旋流氣浮除懸浮物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64367.2 | 申請日: | 2016-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299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金艷;宋興福;黃伙;唐波;張建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聚智同創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24 | 分類號: | C02F1/24;C02F1/52;C02F1/5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剪切 流氣 懸浮物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環保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低剪切旋流氣浮除懸浮物設備。
背景技術
石油裂化催化劑對于芳香烴重整化、異構化和歧化反應過程至關重要,其生產廢水的處理一直是困擾石油工業的重要問題。雖然各種催化劑的制備流程不盡相同,但研究表明此類廢水普遍含有固體懸浮物(SS),有機物,氨氮以及鹽類等主要污染物。
廢水中高濃度固體懸浮物的存在不僅造成原料損失,同時嚴重影響后續生化處理效果。由于催化劑顆粒粒度小、質量輕的特性,目前的處理方法,如混凝沉淀和微孔過濾都存在各自的缺陷。中國專利CN102050548A提出了使用混凝沉淀處理MTO廢水。該方法僅適用于均質調節后的低濃度廢水,且對水質水量波動的適應性較差。中國專利CN104478141A提出了使用微孔過濾得到無懸浮物的澄清濾液。但目前此類設備存在濾芯易堵塞和反沖洗效果差等缺陷,導致無法有效耐沖擊負荷。隨著國家環保標準的日趨嚴格,開發一種高效完整的分離技術已經成為行業熱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將旋流、絮凝和氣浮集成為一體的含懸浮物污水處理裝置。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上述目的:
一種低剪切旋流氣浮除懸浮物設備,包括進水混凝系統、旋流腔體和加壓注氣系統,含懸浮物污水和混凝藥劑切向泵入旋流腔體,在弱離心力作用下進行同向混合,當運動至注氣段,微氣泡與懸浮物充分碰撞粘附形成絮體,絮體向上隨溢流排出,清水相由底流排出。
進一步地,所述聚合氯化鋁(PAC)和聚丙烯酰胺(PAM)加藥系統通過聚乙烯(PE)溶解罐配套SS304槳式攪拌機實現復配藥劑的充分溶解,隨后進入聚乙烯(PE)貯藥罐,藥劑通過機械隔膜泵從聚乙烯(PE)貯藥罐精確控制流量與污水混合。
進一步地,所述旋流腔體由螺旋線對稱雙進口、內插導流片、整流筒、微孔錐管、溢流出口和底流出口組成。
進一步地,所述螺旋線對稱雙進口的引導液流向下螺旋運動,降低局部紊動程度。
進一步地,所述內插導流片齒線為沿腔體柱面展開的螺旋線,螺旋線的展開線與腔體軸線間的螺旋角為20o。
進一步地,所述整流筒直徑與旋流腔體直徑的比值控制于0.40~0.70。
進一步地,所述溢流出口直徑與底流出口直徑的比值控制于0.15~0.35。
進一步地,所述加壓注氣系統由氣體流量計、空氣壓縮機和錐形注氣腔體組成,定量空氣由空壓機經微孔注入錐形腔體,形成均勻大小的分散微氣泡。
進一步地,所述空氣壓縮機工作壓力為0.70~0.80 Mpa。
進一步地,所述錐形注氣腔體為30~50μm孔徑的均勻布孔腔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通過一系列的物理化學過程實現了懸浮物與水的高效化分離,整套設備無運動部件、處理能力大、操作方便和運行穩定,可在化工、環保行業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加藥系統 2.電磁流量計 3.螺旋線進口 4.微孔錐管
5.空氣壓縮機 6.氣體流量計 7.溢流管 8.底流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專利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低剪切旋流氣浮除懸浮物設備,其包含加藥系統1,電磁流量計2,螺旋線雙進口3,微孔錐管4,空氣壓縮機5,氣體流量計6,溢流管7和底流管8。螺旋線雙進口3與旋流腔體4通過焊接方式連接為一體;設備主體由圓柱段4和圓錐段5組成,兩者通過法蘭連接,對接好后用螺栓連接;圓柱段4與溢流管8通過法蘭連接,對接好后用螺栓連接;圓錐段5與底流管9通過卡箍連接,對接好后用螺栓緊固。
所述的內插導流片與溢流管通過焊接連接為一體;整流筒通過0o,90o,180o,270o四根鋼條焊接于旋流腔體內壁。
所述的微孔錐管材料為多孔鋁合金,注氣腔體通過法蘭與微孔錐管連接為一體。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聚智同創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聚智同創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6436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污水污泥減量處理裝置
- 下一篇:一種高溫萃取劑的制備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