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濕巾浸濕后擠壓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63367.0 | 申請日: | 2016-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980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劉發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發民 |
| 主分類號: | G05D22/02 | 分類號: | G05D22/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浸濕 擠壓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濕巾浸濕后擠壓結構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濕巾浸濕后擠壓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的卷紙巾或抽紙巾都是放置有紙巾盒中采用撕扯或抽拉方式,由于紙巾在家居生活中的使用范圍比較廣泛,如日常臉面、嘴巴、手的清潔,飯前、餐后或如廁后等都經常使用到,而紙巾盒一般都是平放在臺面或掛于墻上,對于日常使用的紙巾都是干的紙巾,清潔臉面或嘴巴時,有時干的紙巾是難以清潔污跡的,但如預先用水清洗臉面或嘴巴又十分不方便,這就產生了紙巾使用時加濕的概念和結構出現,由此產生了濕巾,然而在濕巾浸濕后,需要對濕巾內的水分和濕度進行控量,以免對后續加工過程造成不便,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濕巾浸濕后擠壓結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濕巾浸濕后擠壓結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濕巾浸濕后擠壓結構,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設有濕巾放置凹槽,濕巾放置凹槽的底端分別設有透孔和重量感測器,所述重量感測器設在濕巾放置凹槽的底端中部,透孔分布在重量感測器的兩側,所述濕巾放置凹槽的兩側設有濕度傳感器,所述殼體的兩側設有L型支架,L型支架的端部連接有橫梁,所述橫梁的底端設有電動伸縮桿,電動伸縮桿的端部設有壓蓋安裝支架,所述壓蓋安裝支架上安裝有壓蓋,壓蓋安裝支架與電動伸縮桿的連接處設有壓力傳感器,所述殼體的另一側設有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分別與壓力傳感器、電動伸縮桿、濕度傳感器和重量感測器電連接。
優選的,所述殼體的底端四角設有支撐柱,支撐柱的底端設有支撐腳。
優選的,所述廢液收集箱的一側連通有廢液出管,廢液出管的端部設有閥門。
優選的,所述智能控制器的一側設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與智能控制器電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濕巾浸濕后擠壓結構設有濕巾放置凹槽,在濕巾浸濕后放入其內部,通過橫梁上的電動伸縮桿帶動壓蓋,對濕巾放置凹槽內的濕巾進行擠壓,使多余的水分通過透孔進入廢液收集箱,濕度傳感器用來監測濕巾的濕度,重量感測器用來監測濕巾內的水分含量,以此來達到對濕巾內的水分和濕度控量的目的,該濕巾浸濕后擠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且具有精準控量功能,為濕巾的后續加工過程提供了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殼體、2 L型支架、3支撐腳、4廢液收集箱、5支撐柱、6廢液出管、7閥門、8操作面板、9智能控制器、10壓蓋、11壓力傳感器、12橫梁、13電動伸縮桿、14壓蓋安裝支架、15濕巾放置凹槽、16透孔、17濕度傳感器、18重量感測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濕巾浸濕后擠壓結構,包括殼體1,殼體1內設有濕巾放置凹槽15,濕巾放置凹槽15的底端分別設有透孔16和重量感測器18,重量感測器18設在濕巾放置凹槽15的底端中部,重量感測器18用來監測濕巾內的水分含量,透孔16分布在重量感測器18的兩側,濕巾放置凹槽15的兩側設有濕度傳感器17,濕度傳感器17用來監測濕巾的濕度,殼體1的兩側設有L型支架2,L型支架2的端部連接有橫梁12,橫梁12的底端設有電動伸縮桿13,電動伸縮桿13的端部設有壓蓋安裝支架14,壓蓋安裝支架14上安裝有壓蓋10,壓蓋安裝支架14與電動伸縮桿13的連接處設有壓力傳感器11,壓力傳感器11用來控制壓蓋10對濕巾的作用力,避免作用力過大,而導致濕巾損壞,殼體1的另一側設有智能控制器9,智能控制器9分別與壓力傳感器11、電動伸縮桿13、濕度傳感器17和重量感測器18電連接,濕巾浸濕后放入濕巾放置凹槽15內部,通過橫梁12上的電動伸縮桿13帶動壓蓋10,對濕巾放置凹槽15內的濕巾進行擠壓,使多余的水分通過透孔16進入廢液收集箱4,殼體1的底端四角設有支撐柱5,支撐柱5的底端設有支撐腳3,廢液收集箱4的一側連通有廢液出管6,廢液出管6的端部設有閥門7,通過閥門7來處理掉廢液收集箱4內部的廢液,方便其繼續使用,智能控制器9的一側設有操作面板8,操作面板8與智能控制器9電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發民,未經劉發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6336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