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防治哮喘的三伏貼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63127.0 | 申請日: | 2016-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811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陳永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忠縣中醫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66 | 分類號: | A61K36/66;A61K9/70;A61P11/06 |
| 代理公司: | 重慶強大凱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0217 | 代理人: | 成艷 |
| 地址: | 404300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防治 哮喘 伏貼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傳統草藥藥物制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防治哮喘的三伏貼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三伏貼在古典醫籍上稱為“天灸”,是我國傳統醫學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療法,這種療法是通過利用全年中陽氣最盛的三伏天,人們體內陽氣也相對充沛的時機,應用具有溫經散寒補虛助陽的中藥制成藥,選擇相應的穴位進行貼敷治療,能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降低氣道高反應性,改善肺功能等作用。
哮喘是一種發作性疾病,屬于痰飲病的“伏飲”證,在西醫學中可見于支氣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肺炎、肺氣腫、心源性哮喘等疾病。從臨床實踐看,西醫的“抗氣道過敏性炎癥”治療是目前比較流行的治療方法。通常是指包括吸入激素類氣霧劑、色甘酸鈉氣霧劑等,西醫在控制哮喘癥狀有較好的療效,但在糾正哮喘病人的過敏性體質方面略顯不足。通過中醫的辨證施治,根據病情分別從補腎、潤肺、健脾等入手糾正病人的過敏性體質,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但煎藥服藥不便。有鑒于此,數十年來國內中醫針灸專家、學者一直致力于探索一種療效確切、方法簡便、風險小、治療費用較低的治療哮喘的技術。
1978年北京廣安門醫院針灸科采用“復方炙白芥子膏”成功治療喘息型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敷灸后有效病例食欲改善,體力增加,感冒次數減少。之后,瑞士針灸中心(Centre d’Acupuncture MTC)李郭夢寒(LEE—GUO HEIDI)運用三伏貼,取白芥子、甘遂各21g,延胡索、細辛各12g,總有效率為80.0%。黃慧等選用中藥生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白芷、細辛,總有效率91%。黃俊勇選用白芥子3份、細辛2份、甘遂1份,烘干磨粉,總有效率88%。馮新萍將白芥子21g、元胡索21g、甘遂12g、細辛12g、丁香6g、冰片6g、蟾蜍3g、雄黃3g、麝香3g,總有效率95.15%。李萍等藥用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細辛、白芷比例為2:2:1:1:1,總有效率85.5%。樊斗霜等將白芥子、細辛、甘遂、延胡索按2:2:1:1比例磨成藥粉,總有效率為90.4%。萬春根將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細辛、肉桂,按4:4:2:2:1比例共研細末,總有效率93%。舒志美在院自制三伏貼中藥選用白芥子、延胡索、細辛、甘遂按照2:2:1:1的比例研末。總控制率為80.9%。郭燕蓉等用白芥子12g,甘遂6g,細辛6g,延胡索10g等調配研粉,有效率76.32%。段煥發等在采取三伏貼治療5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過程中,用白芥子、元胡、炮姜各10g,細辛、甘遂各12 g,姜汁100 mL調成膏狀,總有效率為92%。遲曉偉選取白芥子、元胡、甘遂、細辛以2:2:1:1比例研細末,用鮮姜汁調成膏狀,初伏、二伏、三伏天各貼1次,對過敏性鼻炎痊愈患者隨訪1年,記錄復發情況,復發4例,占8.33%。劉建國自制的三伏貼用延胡索500g,白芥子500g,甘遂350g,細辛350g,咳嗽治療率為74.67%;咳痰癥狀治療率為72.95%,喘息癥狀治療率為61.45%。邢筱華治療5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用消喘散,由白芥子、延胡索、細辛、炙甘遂、丁香等組成,總有效率為93.2 %。譚湘偉醫生用白芥子l8g、元胡l8g,甘遂9g、細辛9g,上4味藥共研細末,用生姜汁調成糊狀。每年接診5~6百人,親歷親為。親眼見到很多病人用三伏貼治好多年頑癥。樊學忠等制備貼敷膏藥用:麻黃20g、白芥子20g、元胡l8g、細辛10 甘遂20g、麝香少許,分析了哮喘在不同季節和不同證型的情況下,其臨床療效也不同。陳國勝等治療哮喘貼敷的藥物即為白芥子藥丸,其主要成分為:甘遂1.0份、細辛1.0份、延胡1.5份以及白芥子2.5份,比以往的傳統治療方法有更高的臨床療效。劉俊治療緩解期的哮喘敷貼藥膏選白芥子、細辛、麻黃、甘遂、延胡索、皂角刺等,3000名患者總有效率達95%。富菊艷等用白芥子30克,延胡索30g,甘遂15g,細辛15g,治愈:1年以上無復發,共360例(36%)。好轉:癥狀減輕,急性發作次數明顯減少,共520例(52%)。趙彩霞冬病夏治所用三伏貼藥物:白芥子、細辛、五味子、甘遂,在410例患者中,治愈160例(39%),有效248例(60%)。
由此可見,采用三伏貼的治療方法確對哮喘有確切的療效,但是,現有的三伏貼在帖敷后會出現發泡、皮膚發紅等過敏現象,據文獻記載,發泡率可達30%左右,另有80%以上出現皮膚發紅現象。因此,目前急需要一種可避免發泡等過敏癥狀產生的治療哮喘的三伏貼。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有效降低皮膚發泡癥狀發生率的用于防治哮喘的三伏貼及其制備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忠縣中醫醫院,未經忠縣中醫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6312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輔助治療雞眼的泡腳粉
- 下一篇:一種治療浸潤型肺結核的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