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軌道飛行器的有效載荷空間艙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63100.1 | 申請日: | 2016-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4206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24 |
| 發明(設計)人: | 張帆;劉維瑋;彭波;賈磊;吳迪;顧春輝;崔占東;崔深山;唐青春;許健;張曉帆;張慶利;孔文秦;陳亦冬;于海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64G1/22 | 分類號: | B64G1/22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天科技專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任林沖 |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艙門 蜂窩芯子 外蒙皮 熱防護結構 主承力梁 加強筋 艙體 有效載荷空間 軌道飛行器 內蒙皮 對開式結構 閉合 艙門結構 接觸位置 均布設置 密封性好 有效載荷 閉合時 艙門鎖 導流槽 兼容性 輕質化 整體化 回吸 鎖緊 自然環境 對稱 交錯 下水 | ||
1.一種適用于軌道飛行器的有效載荷空間艙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艙體(8)和艙門(1),艙門(1)連接在艙體(8)上,艙門(1)對艙體(8)實現開啟和閉合,艙門(1)為兩扇對稱對開式結構,每扇艙門包括內蒙皮(13)、外蒙皮(14)、主承力梁(15)、蜂窩芯子(16)、加強筋(17)以及熱防護結構(18),
蜂窩芯子(16)位于內蒙皮(13)、外蒙皮(14)之間,在蜂窩芯子(16)與外蒙皮(14)的接觸位置上開設導流槽,在蜂窩芯子(16)之間布置加強筋(17),加強筋(17)連接在兩個主承力梁(15),主承力梁(15)上均布設置三個艙門鎖(2),兩扇艙門閉合時實現互相鎖緊;
熱防護結構(18)設置在外蒙皮(14)上,采用交錯布局,熱防護結構(18)表面自然環境下水汽回吸量≤0.15%,
艙體(8)上端為大開口結構,大開口結構四周分別對稱設置艙門支撐梁(4)和艙門隔框(3),艙門(1)的主承力梁(15)通過均布設置的三個鉸鏈與艙門支撐梁(4)連接,艙門展收機構固定在艙門支撐梁(4)和艙門隔框(3)上,控制艙門(1)打開、閉合;
艙門(1)與艙門隔框(3)、艙門支撐梁(4)之間設置雙重熱密封結構,艙門隔框(3)、艙門支撐梁(4)與艙門(1)的接觸位置均設置第一重熱密封;
在艙門支撐梁(4)和艙門隔框(3)上,對應設置有密封支撐梁(41)和密封支撐框(31),密封支撐框(31)和密封支撐梁(41)上設置有凹槽,用來放置熱密封彈性元件(7),構成第二重熱密封,通過熱密封彈性元件(7)的回彈性進一步保證外部熱氣流不能進入艙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用于軌道飛行器的有效載荷空間艙結構,其特征在于,導流槽寬度為1~2mm,導流槽的深度為2~3m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用于軌道飛行器的有效載荷空間艙結構,其特征在于,熱防護結構(18)的材料揮發性總質量損失≤0.5%。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用于軌道飛行器的有效載荷空間艙結構,其特征在于,熱防護結構(18)的材料易揮發性物質含量≤0.1%。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用于軌道飛行器的有效載荷空間艙結構,其特征在于,內蒙皮(13)、外蒙皮(14)為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蜂窩芯子(16)為陣列布置的紙蜂窩。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用于軌道飛行器的有效載荷空間艙結構,其特征在于,第一重熱密封采用耐高溫陶瓷纖維布,阻隔熱氣流進入艙內。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用于軌道飛行器的有效載荷空間艙結構,其特征在于,熱密封彈性元件(7)由高溫合金細絲編織而成,內部填充隔熱棉,外部包裹高溫纖維布。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用于軌道飛行器的有效載荷空間艙結構,其特征在于,艙門(1)處于閉合狀態時,艙門四周通過密封支撐框(31)、密封支撐梁(41)和熱密封彈性元件(7),實現對艙門(1)的支撐、密封及緩沖。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適用于軌道飛行器的有效載荷空間艙結構,其特征在于,第一重熱密封外邊沿與艙門(1)外邊沿平齊。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用于軌道飛行器的有效載荷空間艙結構,其特征在于,高超聲速環境受載后,艙門(1)相對艙門支撐梁(4)的變形≤2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6310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