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香蓼風味刺莓果軟糖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62834.8 | 申請日: | 2016-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896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24 | 
| 發明(設計)人: | 汪凌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陵縣玉竹協會 | 
| 主分類號: | A23G3/48 | 分類號: | A23G3/48;A23G3/36;A61K36/899;A61K36/906;A61P1/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13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風味 刺莓果 軟糖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品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以香蓼、刺莓果為原料,加入具有保健功效的中藥材,制得的一種香蓼風味刺莓果軟糖。
背景技術
香蓼,為蓼科植物粘毛蓼,別稱水毛蓼、紅桿蓼,花期采收地上部分,扎成束,晾干。莖直立,上部多分枝,密生開展的長毛和有柄的腺狀毛。葉片披針形或寬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兩面疏生或密生糙伏毛,有時上面或兩面生無柄的腺毛。花期7-9月,果期8-10月。氣芳香,味微澀,性平,有理氣除濕、健胃消食的功效,用于胃氣痛、消化不良、小兒疳積等癥狀。
刺莓果,為薔薇科植物山刺玫的果實,又名刺莓果、佛朗果、茨梨、木梨子、刺菠蘿、送春歸、刺酸梨子、九頭鳥、文先果,果實球形或卵圓形,徑1-1.5厘米,紅色,具宿存萼。花期6-7月。果期8-9月。果實呈扁球形或圓錐形,稀紡錘形,直徑2厘米-4厘米。表面黃褐色,密被針刺,有的并具褐色斑點;先端常有黃褐色宿存的花萼5瓣,亦被披針刺。縱剖面觀果肉黃白色,種子多數,著生于萼筒基部凸起的花托上,卵圓形,淺黃色,骨質。氣微香,味酸、澀、微甜,有健脾理氣、養血調經的功效,主治消化不良、氣滯腹瀉、胃痛等癥狀。
谷芽,別名有蘗米、谷蘗、稻蘗、稻芽,為禾本科植物稻或同科植物粟的成熟果實經發芽干燥而成。將稻谷用水浸泡后,保持適宜的溫、濕度,待須根長至約1厘米時,干燥。生用或炒用。花、果期6-10月。味甘,性平。用于食積停滯、脹滿泄瀉、脾虛少食、腳氣浮腫,有消食化積、健脾開胃的功效。
萊菔子,為十字花科植物萊菔的成熟種子,又稱蘿卜子、蘆菔子、蘿白子、菜頭子,呈類卵圓形或橢圓形,稍扁。表面黃棕色、白色、紅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深棕色圓形種臍,一側有數條縱溝。種皮薄而脆,子葉2,黃白色,有油性。氣微,味淡、微苦辛,性平。夏季果實成熟時采割植株,曬干,搓出種子,除去雜質,再曬干。有消食除脹、降氣的功效,用于飲食停滯、脘腹脹痛、大便秘結、積滯瀉痢等癥狀。
女貞葉,為木犀科植物女貞的葉片,全年可采。別名冬青葉、土金剛葉、爆竹葉,女貞是常綠灌木或喬木,高可達25米。樹皮灰褐色。枝黃褐色、灰色或紫紅色,圓柱形,疏生圓形或長圓形皮孔。味微苦、性平、無毒,有祛風、明目、消腫、止痛的功效,主治頭目昏痛、風熱赤跟、瘡腫潰爛、燙傷、口腔炎等癥。
軟糖,是一種柔軟和微存彈性的糖果,有透明的和半透明的。以明膠、糖漿等原料為主,經多個工序操作,構成具有不同形狀、質構和香味的,精美而耐保藏的固體糖果,具有彈性和咀嚼感。軟糖的含水量較高;一般為10%-20%。絕大多數軟糖都制成水果味型的,也有一部分制成奶味和清涼味型的,其外形隨成型工藝不同分為長方形或不規則形。軟糖產品原料豐富,深受廣大群眾喜愛。通過現代工藝,加工成攜帶方便、開袋即食的小包裝產品,是聚會、休閑、旅游的佳品。隨著社會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衛生、方便的食品將成為人們的首選。而以以香蓼、刺莓果為原料,同時添加谷芽、萊菔子、女貞葉,開發出一種香蓼風味刺莓果軟糖,至今還未有報道和產品上市。
發明內容
本發明以香蓼、刺莓果為原料,同時添加谷芽、萊菔子、女貞葉,開發出一種香蓼風味刺莓果軟糖,填補了國內使用這類原料制作軟糖的一項空白。
一種香蓼風味刺莓果軟糖,采用以下步驟制作:
A.香蓼預處理:向干香蓼中加入重于干香蓼10-16倍的水,浸泡30-40分鐘,后放入裝有80-100目網篩的過濾設備中清洗干凈,瀝干體表水,加入香蓼重2-3倍的蜂蜜,浸泡40-50分鐘,后用烘干機烘干,使含水量降至10-15%,后放入裝有100-120目網篩的粉碎機中進行粉碎,制得香蓼粉;
B.刺莓果預處理:取成熟的刺莓果果肉,清洗干凈,將刺莓果果肉與刺莓果果肉重2-3倍的水放入榨汁機中進行榨汁,后向果汁中加入刺莓果果肉重0.1-0.2%的果膠酶,攪拌均勻,加熱至37-42℃,時間為40-50分鐘,最后將所得的刺莓果果汁放入80-100目網篩中過濾,離心后得到澄清的刺莓果果汁;
C.中藥預處理:按一定比例取谷芽、萊菔子、女貞葉,加入中藥材重14-18倍的蜂蜜水,浸泡30-50分鐘,瀝干體表水,放入烘干機中烘干,使含水量降至8-10%,后放入裝有100-120目網篩的超細研磨機中研磨,制成中藥粉;
D.糖料處理:取適量卡拉膠,用粉碎機粉碎,制成卡拉膠碎粒,加入卡拉膠碎粒重14-16倍的白糖與10-14倍的水進行溶解,加熱熬至100-106℃,制成卡拉膠白糖混合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陵縣玉竹協會,未經南陵縣玉竹協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6283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山油柑風味九翅豆蔻果丹皮
 - 下一篇:沙姜軟糖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