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動物營養強化劑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62000.7 | 申請日: | 2016-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7835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1 |
| 發明(設計)人: | 胡文鋒;龐旭;李楚君;周海泳;朱劍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生物源生物技術(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K10/20 | 分類號: | A23K10/20;A23K10/22;A23K10/30;A23K20/142;A23K20/158;A23K10/18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重 |
| 地址: | 518118 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龍田街道***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動物 營養 強化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屬于動物營養添加劑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動物營養強化劑,包括食用昆蟲蟲卵。進一步地,所述食用昆蟲蟲卵為黑水虻蟲卵、黃粉蟲蟲卵、蠅蟲卵等中的一種或多種。本發明發現昆蟲蟲卵對于動物,特別是初生動物、離乳動物、體質弱小動物或已患病動物均有較好的營養增強、促進生長和保健的效果。本發明提供的營養強化劑制備簡單,使用方便。本發明將食用昆蟲蟲卵作為營養強化劑的主要成分,不但可以有效改善動物包括禽畜、水產動物等的健康水平,還能提高采食量和飼料轉化水平,提高養殖綜合效益,應用前景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動物營養添加劑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動物營養強化劑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隨著畜牧業、水產業、寵物經濟的高速發展,行業越來越注重禽畜、水產以及寵物的營養健康,其生命質量及健康愈受關注,推動了國內外的高效營養強化產品的開發,如蛋白粉、脂肪粉、高能營養膏等的開發與應用。
常用的動物營養強化劑一般由動物源、植物源和微生物源的蛋白質、脂肪及核酸等制成。目前常用于制備營養強化劑的動物源蛋白質和脂肪主要來源于乳蛋白、乳清蛋白、血漿蛋白、動物內臟如肝臟、腸膜等。植物源蛋白質和脂肪主要來源于大豆等油料作物的種子或加工副產物。微生物源主要包括由酵母粉和微藻加工制成的富含蛋白、脂肪和核酸的酵母膏和藻粉。
食用昆蟲蛋白將是新型動物飼料蛋白與脂肪來源。2013年5月,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發表了一份報告,《食用昆蟲——食品與飼料安全的未來展望》,大力提倡各國開發食用昆蟲作為未來人用或動物用新型蛋白質和脂肪來源,減少對土地的依賴,減少對森林的破壞,并減少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另一方面,昆蟲所蛋白質中含有豐富的抗菌肽,所含脂肪具有高濃度的月桂酸,以及未知的生長因子等,對人和養殖動物的生長和健康都有正面的影響。
昆蟲幼蟲干蟲所含蛋白質達40%或以上,且氨基酸組成合理,適合于家禽和水產等的養殖。昆蟲脂肪中,脂肪酸種類繁多,含有多達十種以上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及多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如月桂酸、棕櫚酸等,不飽和脂肪酸如油酸等,多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等。
昆蟲作為新型飼料蛋白還剛剛起步。目前市場上剛剛推出的所謂昆蟲飼料蛋白原料其昆蟲蛋白質含量低,主要復配植物蛋白、傳統動物蛋白質,且脂肪酸含量都相對較低。而初生動物營養強化劑類的產品仍以傳統的動物源和植物源蛋白和脂肪組成,并不能有效地給初生動物提供足夠的營養,以供快速生長。
鑒于此,我們開發出營養更為豐富,且更加高效的營養強化劑產品,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根據現有產品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新的動物營養強化劑。
根據我們的研究發現,昆蟲蟲卵營養更豐富。相對于昆蟲幼蟲、成蟲或蛹而言,昆蟲蟲卵中所含的蛋白質、脂肪以及未知生長因子的濃度更高,對動物,特別是初生動物、弱小動物的保生長和保健,以及對患病動物的救治效果顯著。這些動物包括初生哺乳仔豬、弱仔豬、僵豬等;初生雛雞、鴨等家禽,水產以及寵物等。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動物營養強化劑的應用。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動物營養強化劑,包括食用昆蟲蟲卵。
優選地,所述食用昆蟲蟲卵為黑水虻蟲卵、黃粉蟲蟲卵、蠅蟲卵等中的一種或多種。
優選地,所述營養強化劑還包括其他動物源營養、植物源營養、微生物源營養、保護劑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的其他動物源營養來源于牛乳、羊乳、魚粉、魚膏、禽卵黃、動物肌肉或內臟提取物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的植物源營養選自大豆蛋白、油脂或玉米漿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的微生物源營養包括酵母提取物或微藻提取物中的一種或兩種。
更優選地,所述保護劑包括脫脂乳、海藻糖、甘油、抗氧化劑中的一種或多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生物源生物技術(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生物源生物技術(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6200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