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家居組網結構及其運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60912.0 | 申請日: | 2016-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130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24 |
| 發明(設計)人: | 盧春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盧春寧 |
| 主分類號: | H04L12/28 | 分類號: | H04L12/2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46500 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家居 組網 結構 及其 運作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數字家庭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家居組網結構及其運作方法。
技術背景
目前家用設備例如電冰箱等已經實現了自身智能化控制,并且可以對外提供控制接口,通過電腦發送控制信號即可實現遠程控制。在目前對家用智能設備的控制主要通過兩種方法實現:一是設備自身的智能控制,另外一種方法是通過電腦進行控制。然而此兩種方法均存在明顯的缺陷。
機頂盒作為一種新興的嵌入式設備,具有以下特征。利用機頂盒可以實現網絡連接,所以可以實現對家用設備的遠程控制。在機頂盒主芯片中集成了CPU和圖形管理器,所以家用設備的控制界面可以十分友好,另外機頂盒可以完成更多的功能,它可以運行以及安裝的控制端軟件完成諸多任務,例如對家用電器進行計時,在打開一段時間后關閉該設備,也可以通過圖形管理器實現2D甚至3D的圖形處理,為用戶提供直觀地家庭立體界面,還可以方便的實現交互。
利用機頂盒實現對智能家用設備的控制可以完全克服以上兩個缺點,即用機頂盒可以方便的實現統一控制、統一監測,對用戶提供了友好的操作界面,極大的方面了用戶,而且不會給用戶帶來過大的負擔。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應用于數字家庭領域的智能家居組網結構,該組網結構可利用機頂盒實現對家用設備的控制。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家居組網的運作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智能家居組網結構,由機頂盒和智能家居設備通過網絡連接組成,所述機頂盒設置有與智能家居設備連接的網絡接口,且在機頂盒的內存劃分一塊作為智能家居信息的特定存儲區域。
所述機頂盒與智能家居設備之間的網絡連接包括有線網絡連接和無線網絡連接。
所述特定存儲區域存儲的信息包括智能家居中需要控制的設備的信息,用戶設定的模式信息,用戶設定的監測條件。
所述機頂盒還設置有圖像管理器以及圖形顯示屏幕。
為了實現發明目的二,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智能家居的運作方法,包括初始化階段和運行階段;所述初始化階段包括機頂盒檢測已經連接的智能家居設備的步驟,以及在機頂盒上設置場景模式,包括設置具體每個場景模式中需監控的智能家居設備,以及所需設備的狀態;所述運行階段為機頂盒根據用戶選擇的場景模式,對初始化階段時設置的對應該場景模式下涉及的設備發送控制信息,然后讀取設備的狀態信息并反饋給用戶。
所述初始化階段還包括機頂盒把檢測識別的設備輸出在屏幕上,以及用戶進行核對確認的步驟。
所述設置場景模式還包括機頂盒列出所有的設備信息,供用戶選擇被監測的設備,并設定該設備的狀態信息,包括觸發條件及觸發條件下采取的動作。
所述運行階段還包括機頂盒對設備的監控模式,所述監控模式,即每隔一定的時間,機頂盒讀取需要監測的設備的信息,并與用戶設定的狀態信息進行比較,如果滿足觸發條件則執行設定的動作,如果不滿足條件則繼續監測。
本發明利用機頂盒去控制智能家用設備,可以為用戶節省大量的資金,為社會節約大量的能源,最終仍舊可以達到易于使用、易于監控、方便用戶的效果。有效解決了現有對家用設備控制采用電腦方法帶來的成本高、難以實現實時監控等問題,解決對家用設備分別單獨控制帶來的操作不便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系統硬件框架示意圖;
圖2是初始化階段的流程圖,包括場景設置和監測設置兩部分;
圖3是場景模式控制流程圖;
圖4是監控模式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本發明的系統硬件框架圖如附圖1所示,機頂盒STB通過有線或無線網絡與智能家居的設備連接,而機頂盒STB設置有通信程序、圖形界面程序、信息共享庫等。
構成本發明的系統包括硬件實現和軟件實現兩大部分:
硬件實現部分,首先是在機頂盒內部FLASH中劃分出一部分作為家庭信息的存儲,需要存儲的信息包括家庭中需要控制的設備的信息,用戶設定的模式信息,用戶設定的監測條件。其次用戶需要搭建被控設備與機頂盒進行相互通信的網絡。此網絡可以通過有線網絡實現也可以通過紅外、射頻等技術實現。
軟件實現部分,包括:
1、初始化階段,具體如附圖2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盧春寧,未經盧春寧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6091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