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療效廣泛的中藥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59635.1 | 申請日: | 2016-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106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吳紅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紅霞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45 | 分類號: | A61K36/8945;A61P1/00;A61P21/02;A61P13/12;A61P19/02;A61P19/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3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藥 黃芪 地瓜藤 關節痛 桑寄生 胃下垂 黨參 腎痛 尾錐 疙瘩 治療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療效廣泛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組分構成:腎藤:50g、桑寄生:30g、地瓜藤:40g、泡參:40g、疙瘩:30、居山:30g、黃芪:40g、黨參:40g。本發明的一種療效廣泛的中藥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治療胃下垂、抽筋、腎痛、關節痛、尾錐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療效廣泛的中藥,特別涉及一種治療胃下垂、抽筋、腎痛、關節痛、尾錐痛的一種療效廣泛的中藥。
背景技術
目前,胃下垂、抽筋、腎痛、關節痛、尾錐痛等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疾病,然而,對于上述胃下垂、抽筋、腎痛、關節痛、尾錐痛的藥物,都很難有對癥的藥物,西醫只能治標,但不能治本,因此,特別需要一種治療胃下垂、抽筋、腎痛、關節痛、尾錐痛的一種療效廣泛的中藥。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治療胃下垂、抽筋、腎痛、關節痛、尾錐痛的一種療效廣泛的中藥。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療效廣泛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組分構成:雙腎藤:50g、桑寄生:30 g、地瓜藤:40g、泡參:40 g、蛇疙瘩:30、山藥:30 g、黃芪:40g、黨參:40 g。
具體實施方式
雙腎藤:別名:馬蹄、羊蹄藤、羊蹄甲、豬腰藤、馬鞍藤、鷹爪風、缺月藤、燕尾藤、夜關門。功效分類:收澀藥;性味歸經:苦,平。
《四川中藥志》:“性溫,味苦澀,無毒。”入腎、大腸二經;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消腫止痛。用于防治痢疾,睪丸腫痛,陰囊濕疹。
《四川中藥志》治膀胱疝氣,睪丸腫痛,腎囊風癢。
《中華本草》主治咳嗽咯血,吐血,便血,遺尿,尿頻,白帶,子宮脫垂,痢疾,痹痛,疝氣,睪丸腫痛,濕疹,瘡癤腫痛。
《中國本草彩色圖鑒》根、幼枝用于氙氣,風濕筋骨痛,跌打損傷,吐血,咳血,大腸出血,遺精,睪丸腫痛,腎囊風癢。根皮用于腰痛勞損。全株用于消腫利水,止嘔吐,亦防急性細菌性痢疾。
用法用量:
①《全國中草藥匯編》1~2兩(30-60克)。
②《中華本草》內服:煎湯,10-30g;大劑量可用至60g。
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在本發明中起溫腎壯陽的作用。
桑寄生:祛風濕藥 別名:桑上寄生、寄生草、寄生樹、冰粉樹;藥用部位:帶葉莖枝,藥材性狀:本品莖枝呈圓柱形,長3~4cm,直徑0.2~lcm;表面紅褐色或灰褐色,具細縱紋,并有多數細小凸起的棕色皮孔,嫩枝有的可見棕褐色茸毛;質堅硬,斷面不整齊,皮部紅棕色,木部色較淺。葉多卷曲,具短柄;葉片展平后呈卵形或橢圓形,長3~8cm,寬2~5cm;表面黃褐色,幼葉被細茸毛,先端鈍圓,基部圓形或寬楔形,全緣;革質。無臭,味澀。至次春采割。除去粗莖,切段,干燥,或蒸后干燥。性味歸經:平;苦、甘;歸肝、腎經。
功能主治: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安胎元。用于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無力,崩漏經多,妊娠漏血,胎動不安;高血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或入丸、散;浸酒或搗汁飲。
在本發明中起補腎的作用。
地瓜藤:清熱利濕,清肺止咳,祛風除濕,利尿消腫,活血調經,健胃消食。治風熱咳嗽,痢疾,水腫,黃疸,風濕疼痛,痔瘡出血,經閉,帶下,小兒消化不良,跌打損傷。在本發明中起治療胃下垂的作用。
泡參:又名:南沙參, 白沙參, 苦心, 識美, 虎須, 白參, 志取, 文虎, 文希,羊婆奶,沙參, 鈴兒參, 桔參, 山沙參, 沙獺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紅霞,未經吳紅霞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963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