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檢測瓶裝黃酒中黃曲霉毒素B1的酶聯免疫試劑盒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59443.0 | 申請日: | 2016-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265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杜道林;薛永來;洪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維賽科技生物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68 | 分類號: | G01N33/68;G01N33/535;G01N33/54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009 江蘇省鎮***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黃曲霉毒素 瓶裝黃酒 酶聯免疫試劑盒 種檢測 檢測 多殘留檢測 酶標記抗原 樣品前處理 殘留檢測 高靈敏度 快速檢測 準確度 前處理 試劑盒 包被 抗體 超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檢測瓶裝黃酒中黃曲霉毒素B1的酶聯免疫試劑盒。本發明所提供的檢測瓶裝黃酒中黃曲霉毒素B1的酶聯免疫試劑盒,包括包被的黃曲霉毒素B1抗體和酶標記抗原。本發明的檢測瓶裝黃酒中黃曲霉毒素B1的酶聯免疫試劑盒為多殘留檢測試劑盒,對樣品的前處理要求低,樣品前處理過程簡單,能同時快速檢測大批樣品;最低檢測限達0.05 μg·kg?1,可直接判斷樣品是否超標,具有高特異性、高靈敏度、高精確度、高準確度等特點,可在食品瓶裝黃酒中黃曲霉毒素B1殘留檢測中發揮重要作用。
技術領域
黃曲霉毒素主要由黃曲霉、寄生曲霉、煙曲霉和少數溫特曲霉菌株產生,是一組化學結構類似的二呋喃香豆素衍生物。目前,分離鑒定出的天然黃曲霉毒素主要類型為B和G毒素,包括黃曲霉毒素B1( AFB1) 、黃曲霉毒素B2( AFB2) 、黃曲霉毒素G1( AFG1) 、黃曲霉毒素G2( AFG2) ,其中,以黃曲霉素 B1毒性最強。1993 年,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定義黃曲霉毒素 B1為一類致癌物,其毒性相當于氰化鉀的10倍,砒霜的68倍,尤其對人和動物肝臟具有極強致癌性。毒理學研究表明,黃曲霉毒素的危害還包括導致機體免疫力低下,致畸和致突變 性。根據GB2761—2011食品國家標準《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規定,稻谷、糙米、大米及其制品中黃曲霉毒素B1限量為 10μg·kg-1,小麥、大麥、其他谷物及其制品的限量為 5 μg·kg-1,嬰幼兒配方食品和輔助食品限量為 0.5 μg·kg-1。歐盟國家規定更加嚴格,要求加工谷類食品和嬰兒食品中黃曲霉毒素B1的含量不能超過 0. 1 μg·kg-1,但目前,GB2761—2011對于黃酒中黃曲霉毒素B1的限量還沒有規定。黃酒是我國特有的一種釀造酒,也是世界三大古酒( 啤酒、黃酒和葡萄酒) 之一。
黃酒主要以稻米、黍米、黑米、小麥、玉米、糯米等為原料釀造而成,因其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降血壓、降膽固醇、代謝和免疫調節等功效,深受國人喜愛。黃酒原料( 如陳糧)、釀造過程、儲存環節中都有可能發生黃曲霉毒素污染,因此檢測黃酒中黃曲霉毒素含量有其必要性。
目前,食品中應用比較廣泛的黃曲霉毒素檢測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譜法( HPLC) 、薄層色譜法( TLC) 、酶聯免疫測定法( ELISA) 、液相色譜質譜串聯分析技術 ( LC-MS /MS) 等。HPLC 和 LC-MS / MS 方法雖然定量準確,但是樣品前處理一般需特定的凈化柱,凈化柱價格相對較高,同時需要配置價格昂貴的檢測儀器,操作人員需專門經過儀器培訓,而酶聯免疫法只需要全掃描酶標儀,操作簡單、快速,靈敏度高,檢測人員容易上手,在許多企業和小型檢測機構得到了廣泛應用。本研究利用酶聯免疫檢測技術( ELISA) ,以黃酒為樣本,檢測了本地市場中隨機抽取的瓶裝黃酒中 AFB1 的含量,并對檢測方法進行有效評估。
發明創造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檢測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檢測瓶裝黃酒中黃曲霉毒素B1的酶聯免疫試劑盒。
本發明所提供的檢測瓶裝黃酒中黃曲霉毒素 B1的酶聯免疫試劑盒,包括包被抗體、酶標記物。
為了更方便現場監控和大量樣本篩查,所述試劑盒還包括A ,B ,C ,D,E,F 試劑液、G試劑液、H試劑液、I試劑液、J試劑液。
所述A ,B ,C ,D,E,F 試劑液為瓶裝黃酒中黃曲霉毒素 B1系列濃度標準溶液。
所述G試劑液為酶標記抗原。
所述H試劑液為洗滌液。
所述I試劑液為底物溶液。
所述J試劑液為終止液。
本發明的檢測瓶裝黃酒中黃曲霉毒素B1的酶聯免疫試劑盒,包括包被瓶裝黃酒中黃曲霉毒素B1抗體和酶標記抗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維賽科技生物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維賽科技生物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944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