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光照度采集器有效
申請號: | 201611159404.0 | 申請日: | 2016-12-15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4038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07 |
發明(設計)人: | 陳應莊;涂超凡;周河;陳曼潞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光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G01J1/42 | 分類號: | G01J1/42 |
代理公司: | 寧波奧圣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方小惠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寧波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照度 采集 | ||
1.一種光照度采集器,包括照度檢測模塊、MCU、射頻收發模塊和電源模塊,所述的電源模塊用于提供所述的照度檢測模塊、所述的MCU和所述的射頻收發模塊的工作電壓,所述的MCU與所述的射頻收發模塊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照度檢測模塊包括照度檢測單元、ALU單元和數據存儲單元,所述的照度檢測單元和所述的數據存儲單元分別與所述的ALU單元連接,所述的ALU單元和所述的MCU連接,所述的ALU單元中設置有睡眠周期、喚醒周期和參考偏差范圍,所述的ALU單元在睡眠周期處于休眠模式,所述的ALU單元在喚醒周期處于工作模式,在初始狀態,所述的ALU單元將初始的光照度存儲到所述的數據存儲單元中,所述的ALU單元交替處于睡眠周期和喚醒周期,在睡眠周期內,所述的ALU單元進入休眠模式,此時所述的MCU、所述的射頻收發模塊、所述的照度檢測單元和所述的數據存儲單元均處于非工作狀態,在喚醒周期內,所述的ALU單元進入工作模式,向所述的照度檢測單元發出采集光照度命令,所述的照度檢測單元先進入工作模式采集當前的光照度,并將該光照度反饋給所述的ALU單元,然后再次進入非工作模式,所述的ALU單元將接收到的光照度存儲到所述的數據存儲單元中,并將該光照度與前一次存儲到所述的數據存儲單元中的光照度進行比較,如果兩者之差超出參考偏差范圍,則所述的ALU單元生成偏差信號發送給所述的MCU將所述的MCU喚醒使其進入工作模式,所述的MCU將接收到的偏差信號通過所述的射頻收發模塊發送給LED系統,如果兩者之差落入參考偏差范圍內,所述的ALU單元不會喚醒所述的MCU。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光照度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CU電路包括型號為STM32F103的第一芯片、第一晶振、第二晶振、第一電容、第二電容、第三電容、第四電容、第五電容、第六電容、第七電容和第八電容;所述的第一芯片的第3腳、所述的第一電容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一晶振的一端連接,所述的第一芯片的第4腳、所述的第二電容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一晶振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的第一電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第二電容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的第一芯片的第5腳、所述的第三電容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二晶振的一端連接,所述的第一芯片的第6腳、所述的第八電容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二晶振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的第三電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第八電容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的第四電容的一端、所述的第五電容的一端、所述的第六電容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七電容的一端連接,所述的第四電容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五電容的另一端、所述的第六電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第七電容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的第一芯片的第8腳和第23腳均接地,所述的第一芯片的第12腳、第13腳、第19腳、第25腳、第26腳和第27腳均與所述的射頻收發模塊連接;所述的第一芯片的第20腳、第21腳、第24腳、第48腳以及所述的第四電容的一端、所述的第五電容的一端、所述的第六電容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七電容的一端的連接端分別與所述的電源模塊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光照度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射頻收發模塊包括型號為ZM5168P0的第二芯片、磁珠、第九電容和第十電容,所述的第二芯片的第12腳和所述的第一芯片的第13腳連接,所述的第二芯片的第13腳和所述的第一芯片的第12腳連接,所述的第二芯片的第15腳和所述的第一芯片的第26腳連接,所述的第二芯片的第19腳和所述的第一芯片的第25腳連接,所述的第二芯片的第22腳和所述的第一芯片的第27腳連接,所述的第二芯片的第25腳和所述的第一芯片的第19腳連接,所述的第二芯片的第17腳、所述的第九電容的一端和所述的磁珠的一端連接,所述的第九電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第十電容的一端連接,所述的第十電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磁珠的另一端連接且其連接端與所述的電源模塊連接,所述的第二芯片的第18腳接地。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光照度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源模塊包括型號為TP4057的第三芯片、型號為SP6205的第四芯片、電池、第一電阻、第二電阻、第三電阻、第十一電容、第十二電容、第十三電容、第十四電容、第十五電容、第十六電容和第十七電容;所述的第三芯片的第1腳和所述的第一電阻的一端連接且其連接端和所述的第一芯片的第20腳連接,所述的第三芯片的第5腳和所述的第二電阻的一端連接且其連接端和所述的第一芯片的第21腳連接,所述的第三芯片的第4腳、所述的第一電阻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二電阻的另一端、所述的第十二電容的一端和所述的第十三電容的一端連接,所述的第十二電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第十三電容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的第三芯片的第2腳接地,所述的第三芯片的第3腳、所述的第十四電容的一端、所述的第十五電容的一端、所述的電池的正端、所述的第十一電容的一端和所述的第四芯片的第1腳連接,所述的第十一電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十四電容的另一端、所述的第十五電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的電池的負端均接地,所述的第三芯片的第6腳和所述的第三電阻的一端連接,所述的第三電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四芯片的第2腳接地,所述的第四芯片的第4腳和所述的第十六電容的一端連接,所述的第十六電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第十七電容的一端均接地,所述的第四芯片的第5腳和所述的第十七電容的一端連接且其連接端分別與所述的第一芯片的第24腳、第48腳、所述的第四電容的一端、所述的第五電容的一端、所述的第六電容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七電容的一端的連接端以及所述的第十電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磁珠的另一端的連接端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光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寧波光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940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