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橡筋阻尼繩和水渦輪的復合繩鉤回收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59375.8 | 申請日: | 2016-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166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何成;李悅;邵志建;裴錦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4F1/02 | 分類號: | B64F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寶慶 | 
| 地址: | 210000***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阻尼繩 橡筋 回收 支架 上橫梁 水渦輪 下橫梁 上軸承 回收裝置 支架連接 復合繩 連接點 下軸承 阻尼器 繩索 軸承轉動 轉動連接 下端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橡筋阻尼繩和水渦輪的復合繩鉤回收裝置,包括上橡筋阻尼繩,下橡筋阻尼繩、回收支架、上橫梁、下橫梁、上軸承、下軸承、繩索、水渦輪阻尼器。上橫梁一端通過上軸承轉動連接于回收支架上,上橫梁另一端通過上橡筋阻尼繩與回收支架連接且該連接點高于上軸承,下橫梁一端通過軸承轉動連接于回收支架上,下橫梁另一端通過下橡筋阻尼繩與回收支架連接且該連接點低于下軸承,繩索的兩端分別連接于上橫梁、下橫梁遠離回收支架的一端,回收支架下端設置于水渦輪阻尼器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無人機回收技術,特別是一種基于橡筋阻尼繩和水渦輪的復合繩鉤回收裝置。
背景技術
撞網回收、翼傘回收和撞繩回收屬于定點回收方式,前兩者需要在機體上增加高精度制導系統,且回收失效時可預見的損失程度高。相比而言繩鉤回收方式表現出的綜合性能最優,收地形因素限制小,不僅適用于甲板空間小,甚至沒有直升機飛行甲板的艦船,而且還可以作為陸基無人機回收裝置,安裝于地面、山區,島礁、甚至于城區,可以稱之為全地形回收方式,具備高機動性、高效率、占地空間小等特點。
目前國內針對小型固定無人機采用的撞繩回收裝置大多是由立繩支架和滑輪攔阻系統組成。立繩支架起到支撐滑輪攔阻系統的作用;通過滑輪組系統進行導向,將無人機撞繩回收載荷傳遞至該系統末端的阻尼裝置,并通過阻尼裝置吸收回收動能。該類垂繩回收裝置載荷傳遞不夠直接,滑輪受載環境嚴酷,滑輪組系統的引入增加了系統的復雜程度,降低了系統的可靠性。
另外當前的繩鉤回收裝置的立繩支架與安裝基座之間均是固定連接方式,在無人機回收過程中,支架的各個部分受彎矩較大,應力環境嚴酷,為了確保結構強度通常將結構設計的較為笨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橡筋阻尼繩和水渦輪的復合繩鉤回收裝置,該裝置結構構成簡單且具有較高可靠性。
一種基于橡筋阻尼繩和水渦輪的復合繩鉤回收裝置,包括上橡筋阻尼繩,下橡筋阻尼繩、回收支架、上橫梁、下橫梁、上軸承、下軸承、繩索、水渦輪阻尼器。上橫梁一端通過上軸承轉動連接于回收支架上,上橫梁另一端通過上橡筋阻尼繩與回收支架連接且該連接點高于上軸承,下橫梁一端通過軸承轉動連接于回收支架上,下橫梁另一端通過下橡筋阻尼繩與回收支架連接且該連接點低于下軸承,繩索的兩端分別連接于上橫梁、下橫梁遠離回收支架的一端,回收支架下端設置于水渦輪阻尼器上。
采用上述裝置,水渦輪阻尼器包括轉子、阻尼液、下底板、上軸承、下軸承、外殼、上蓋、葉片;其中下底板固定于外部平臺上,外殼固定于下底板上,上蓋封蓋于外殼上端開口處,阻尼液置于外殼內,轉子置于外殼內包括上、下凸臺且上、下凸臺設置于上、下軸承中并與上、下軸承鍵連接,上、下軸承分別設置于上蓋和外殼的凹槽內,回收支架下端穿過上蓋與轉子上凸臺固定連接,葉片固定于上蓋內側端面上。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本發明是一種全地形回收裝置,可用于移動平臺和山地等復雜地形,回收占地空間相比傳統定點回收方式小;(2))相比傳統依靠滑輪組的橡筋繩鉤回收裝置,本發明的垂繩回收裝置載荷傳遞更加直接,涉及附件少,結構形式簡單,具有更好的可靠性;(3)相比固定式繩鉤回收裝置,水渦輪阻尼器的引入可以改善支架和橫梁的受力狀態,降低應力水平;(4)旋轉式繩鉤回收裝置可以增加回收行程,降低無人機回收過載,提高無人機與任務設備的使用壽命。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水渦輪阻尼器的內部結構圖。
圖3是繩鉤回收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937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