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用外置空氣凈化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59309.0 | 申請日: | 2016-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987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8 |
| 發明(設計)人: | 莊慶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海科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0/00 | 分類號: | B01D50/00;B01D53/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7400***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外置 空氣 凈化系統 | ||
本發明主要涉及一種車用外置空氣凈化系統,它包括本體;所述的本體內部設置有放電裝置、高壓產生器、ESP過濾芯、整體性強力磁鐵、進風口、出風口、左排水口、右排水口、LED燈、溫濕度感應開關器;所述的放電裝置由放電針、集塵管、絕緣管、上正極板、下正極板、負極板;所述的放電針間距為1.5cm,所述的放電針放出的電波為正弦波;所述的放電針至少為三極放電,設置一個主針、至少兩個副針;本發明專利通過放電裝置的放電除塵,有效去除空氣中的有害物質;通過設置LED燈和排水口,能夠有效控制本體內的濕度,保證在濕度達到90%時也可照常工作,是一種凈化效率高、凈化更徹底的一種車用外置空氣凈化系統。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空氣凈化系統,尤其涉及一種車用外置空氣凈化系統。
背景技術
據統計:我國每年汽車尾氣的排放量大約在1.2億噸左右。
在2002年進行的一項大型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慢性阻塞性肺病在中國40歲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為8.2%,即中國約有4300萬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何權瀛等6名呼吸領域專家組成的項目指導小組調查發現,2005年呼吸系統疾病(主要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在我國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構成中占12.6%,排第4位;在農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構成中占23.5%,排第1位!在華西醫院的日常門診中,經常遇到患慢性咽炎、支氣管炎等各種呼吸道疾病的交警和司機。他們有個共同點,長期高強度接觸汽車尾氣。據統計,59%以上的的哥患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疾病。
汽車尾氣污染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煙塵微粒(某些重金屬化合物、鉛化合物、黑煙及油霧)、臭氣(甲醛等)。據統計,每千輛汽車每天排出一氧化碳約3000kg,碳氫化合物200—400kg,氮氧化合物50—150kg;據統計,每千輛汽車每天排出一氧化碳約3000kg,碳氫化合物200—400kg,氮氧化合物50—150kg;美國洛杉磯市汽車等流動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已占大氣污染物總量的90%。汽車尾氣可謂大氣污染的“元兇”。 汽車尾氣最主要的危害是形成光化學煙霧。汽車尾氣中的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在陽光作用下發生化學反應,生成臭氧,它和大氣中的其它成份結合就形成光化學煙霧。其對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現為刺激眼睛,引起紅眼病;刺激鼻、咽喉、氣管和肺部,引起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光化學煙霧能使樹木枯死,農作物大量減產;能降低大氣的能見度,妨礙交通。汽車尾氣中一氧化碳的含量最高,它可經呼吸道進入肺泡,被血液吸收,與血紅蛋白相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降低血液的載氧能力,削弱血液對人體組織的供氧量,導致組織缺氧,從而引起頭痛等癥狀,重者窒息死亡。 汽車尾氣中的氮氧化合物含量較少,但毒性很大,其毒性是含硫氧化物的3倍。氮氧化合物進入肺泡后,能形成亞硝酸和硝酸,對肺組織產生劇烈的刺激作用,增加肺毛細管的通透性,最后造成肺氣腫。亞硝酸鹽則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高鐵血紅蛋白,引起組織缺氧。
目前全國出租車的保有量為137萬輛,出租車的運行模式大多是24小時不間斷運行,其產生的尾氣數量巨大,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在出租車上安裝外置的空氣凈化系統,出租車在運營的同時,對空氣進行凈化,建立一整套流動的空氣凈化系統,對城市空氣進行流動化凈化處理,以減少空氣污染程度,盡最大努力降低空氣污染。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提供一種凈化效率高、凈化更徹底、車用外置的一種車用外置空氣凈化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海科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海科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930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