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部件貼裝機的相機模塊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1158823.2 | 申請日: | 2016-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704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權康赫 | 申請(專利權)人: | 韓華精密機械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4N5/225 | 分類號: | H04N5/225;G03B17/48;G03B11/04;G01B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銘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孫昌浩;李盛泉 |
| 地址: | 韓國慶尚***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部件 裝機 相機 模塊 | ||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一種部件貼裝機的相機模塊,其中,包括彼此相鄰地布置的第一光學模塊和第二光學模塊,第一光學模塊包括:第一相機;第一分束器,布置于第一相機的光軸延長的線上;第一照明部,以第一分束器為中心而布置于與第一相機不同的方向,用于將光照射到第一分束器;第一偏光器,布置于第一分束器與第一照明部之間,另外,第二光學模塊包括:第二相機;第二分束器,布置于第二相機的光軸延長的線上;第二照明部,以第二分束器為中心而布置于與第二相機不同的方向,用于將光照射到第二分束器;第二偏光器,布置于第二分束器與第二照明部之間,其中,第一偏光器的偏光軸的方向與第二偏光器的偏光軸的方向互不相同。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部件貼裝機的相機模塊。
背景技術
部件貼裝機作為用于將IC芯片等部件貼裝于電子電路板上的裝置,通常,部件貼裝機具有:相機模塊,用于識別部件的形態(tài)而檢測是否存在異常,或者為了將部件貼裝于正確的位置而計算部件的位置信息。
部件貼裝機的相機模塊可包括布置成一列的多個光學模塊,通過這樣的構造可一次性同時識別眾多數量的部件。然而,當從一個光學模塊所包含的照明中發(fā)射出的光不期望地被相鄰光學模塊所識別時,光無法均勻照射到部件,由此出現部件識別的準確率降低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旨在解決包含如上所述的問題在內的多種問題,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如下的部件貼裝機的相機模塊:防止由包含于一個光學模塊的照明所發(fā)射的光被入射到相鄰的光學模塊中包含的相機,從而可以精確測量部件的形態(tài)及位置。
然而,上述技術問題只是示例性的,本發(fā)明的范圍并不限定于此。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一種部件貼裝機的相機模塊,其中,包括彼此相鄰地布置的第一光學模塊和第二光學模塊,所述第一光學模塊包括:第一相機;第一分束器(beam splitter),布置于所述第一相機的光軸延長的線上;第一照明部,以所述第一分束器為中心而布置于與所述第一相機不同的方向,用于將光照射到所述第一分束器;以及第一偏光器,布置于所述第一分束器與所述第一照明部之間,所述第二光學模塊包括:第二相機;第二分束器,布置于所述第二相機的光軸延長的線上;第二照明部,以所述第二分束器為中心而布置于與所述第二相機不同的方向,用于將光照射到所述第二分束器;以及第二偏光器,布置于所述第二分束器與所述第二照明部之間,其中,所述第一偏光器的偏光軸的方向與所述第二偏光器的偏光軸的方向互不相同。
所述第一偏光器的偏光軸的方向與所述第二偏光器的偏光軸的方向可互相垂直。
所述第一偏光器和所述第二偏光器可分別布置于所述第一相機和所述第二相機的光軸延長的線上。
所述部件貼裝機的相機模塊還可以包括:第三偏光器,布置于所述第一相機與所述第一分束器之間;第四偏光器,布置于所述第二相機與所述第二分束器之間。其中,所述第一偏光器和所述第二偏光器的偏光軸的方向可分別與所述第三偏光器和所述第四偏光器的偏光軸的方向相同。
所述部件貼裝機的相機模塊還可以包括:多個光學模塊,從所述第一光學模塊沿所述第二光學模塊方向而布置成一列,且分別包括至少一個偏光器。其中,從所述第二光學模塊起算而布置于奇數號位的所述多個光學模塊中分別包含的偏光器的偏光軸的方向可以與包含于所述第一光學模塊的所述第一偏光器的偏光軸的方向相同,布置于偶數號位的多個光學模塊中分別包含的偏光器的偏光軸的方向可以與包含于所述第二光學模塊中的所述第二偏光器的偏光軸的方向相同。
除了前述內容之外的其他方面、特征、優(yōu)點將會通過如下所述的用于實施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權利要求書及附圖而變得明確。
根據如上所述地構成的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可提供如下的部件貼裝機的相機模塊:多個光學模塊各自包括偏光器,據此防止一個光學模塊中包含的照明所引起的發(fā)射光到達包含于相鄰光學模塊中的相機,從而可精確測量部件的形態(tài)及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韓華精密機械株式會社,未經韓華精密機械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882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重油催化裝置
- 下一篇:一種費托合成石腦油的改質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