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實現用戶個人信息數據標簽可視化展示的方法、系統及移動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58733.3 | 申請日: | 2016-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8066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李首峰;陳放;孟欣欣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T11/60 | 分類號: | G06T11/60;G06F21/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郎志濤 | 
| 地址: | 100195 北京市海淀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實現 用戶 個人信息 數據 標簽 可視化 展示 方法 系統 移動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實現用戶個人信息數據標簽可視化展示的方法、系統及裝置。屬于通信技術領域。本申請將提取個人身份信息和特征分解成標簽集合,將不同的標簽分別映射成不同的卡通圖片元素,通過組合上述卡通圖片元素,利用矩陣向量算法計算生成代表個人身份特征的卡通圖片。利用上述圖片,可以還原對應身份信息和標簽集合,并顯示給用戶,進而提升用戶體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實現用戶個人信息數據標簽可視化展示的方法、系統及移動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電信行業用戶實名制的推行,現有電信運營商的用戶身份信息管理提出了新的課題。用戶在運營商處開通移動通信服務,登陸各種互聯網應用網站,使用其各種業務,尤其是開通微博網站,使用銀行網銀,一般都需要進行實名制登記,才可以正常便利的使用各種服務。
目前,由于移動通信用戶數目的激增,在用戶移動終端與存儲用戶身份的服務器之間進行通信時,比如通過終端鍵盤輸入身份信息、容易被第三放非法獲取,即使對身份信息進行加密后再傳輸,加密使用的密鑰也存在于終端內存中,并不能保證身份號碼不被盜取,也就是說身份信息在移動終端進行顯示存在極大的不安全因素,除此之外,顯示方式也比較單一、呆板,用戶體驗感度不夠好。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實現用戶個人信息數據標簽可視化展示的方法、系統及移動設備,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直接顯示身份信息帶來的不安全缺陷,以及提高用戶的體驗度。
為達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實現用戶個人屬性信息數據標簽可視化展示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將個人身份信息和社會特征分解為標簽空間T={t1,t2,…ti,…tn};將不同的標簽ti分別映射不同的卡通圖片元素p={p1,p2,…pi,…pm},組合圖片元素p,通過矩陣向量算法計算生成代表個體身份特征的卡通肖像圖片P;掃描肖像圖片P,通過逆向計算,還原為對應的個人身份信息和社會特征的標簽集合T;
驗證上述身份信息和標簽集合T。
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實現用戶個人信息數據標簽可視化展示的系統,該系統包括:
個人身份信息及社會特征提取單元:用于提取個人身份信息以及社會特征信息;
個人身份信息及特征分解單元:將提取的個人身份信息及社會特征信息分解成標簽空間T={t1,t2,…ti,…tn};
標簽映射單元:將不同的標簽ti分別映射不同的卡通圖片元素pi;
卡通肖像創建單元:通過矩陣向量算法計算生成代表個體身份特征和社會特征的的卡通肖像圖片P,并將生成的卡通圖片保存在數據庫中;
掃描單元:通過掃描獲取代表個體身份特征的卡通肖像圖片;
反向計算單元:逆向計算卡通肖像圖片P,獲得個人身份特征及社會特征標簽空間T;
驗證單元:對反向計算單元中得到的標簽空間中的標簽項進行驗證;
顯示單元:顯示標簽屬性信息,驗證是否正確。
本發明還包括一種移動設備,該設備上包括所述實現用戶個人信息數據標簽可視化展示的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國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873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圖層的混合索引方法
 - 下一篇:基于井上調控的井下多臺地震計置平裝置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