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韌性、耐磨性和摩擦阻力的聚酰胺6,6樹脂組合物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58529.1 | 申請日: | 2016-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2261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20 |
| 發明(設計)人: | 尹智鏞;樸鳳周;盧光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8L77/06 | 分類號: | C08L77/06;C08L51/06;C08L23/06;C08K13/06;C08K9/04;C08K3/34;C08K7/00;C08K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偉;唐瑞庭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韌性 耐磨性 摩擦阻力 聚酰胺 樹脂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同時具有改進的韌性、耐磨性和摩擦阻力的聚酰胺6,6樹脂組合物。在具有超高粘度的該組合物中,以預定的組成比包含聚乙烯和馬來酸酐的接枝共聚物,層狀納米粘土和成核劑。
背景技術
馬達驅動動力轉向(MDPS)蝸輪是當方向盤轉動時將馬達的動力傳遞到車輪的裝置。塑料制成的蝸輪持續地承受從金屬蝸輪傳遞的高負荷和摩擦力,因此需要高的伸長率和強度,以及對金屬的優異的摩擦。作為齒輪材料,主要使用聚酰胺樹脂。聚酰胺樹脂的拉伸伸長率優異,但是其拉伸強度和對金屬的摩擦不足。因此,存在由聚酰胺樹脂制成的蝸輪的斷裂、摩擦引起的凹陷等問題。
在用作蝸輪材料的聚合物復合材料的設計中,已經開發了用于提高聚酰胺6,6的強度和耐磨性的各種技術。例如,已知在表面上沉積具有高耐久性的膜的方法,通過使用潤滑脂來提高耐久性的方法等。然而,這些技術不改進作為原料的聚合物本身,因此不能被看作是根本的解決方案。
作為改進聚酰胺樹脂本身的性能的方法,已經繼續研究添加劑的開發。例如,當使用有機抗磨損添加劑時,伸長率增大,但強度變差。當使用一般的無機添加劑時,拉伸伸長率變差并且韌性降低,因此斷裂增加。
通過共混聚酰胺樹脂和聚烯烴樹脂來改進沖擊強度和拉伸強度的研究已經進行,但是對金屬的摩擦特性差,因此將該材料用作蝸輪材料存在問題。
因此,需要開發改進韌性、摩擦阻力和耐磨性的聚酰胺材料。
公開于該發明背景技術部分的上述信息僅僅旨在加深對發明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以包含的信息并不構成在本國已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致力于解決與現有技術相關的上述問題。
本發明致力于通過使用具有超高粘度的聚酰胺6,6作為基礎樹脂而提供同時具有優異韌性、耐磨性和摩擦阻力的新型聚酰胺樹脂組合物。
本發明還致力于提供一種通過形成聚酰胺樹脂組合物而制造的用于馬達驅動動力轉向裝置的蝸輪。
在一個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聚酰胺6,6樹脂組合物,其包含a)100重量份的超高粘度聚酰胺6,6,其中通過ASTM D789測量的相對粘度為150或更大,b)約1重量份至3重量份的聚乙烯和馬來酸酐的接枝共聚物,c)約0.5重量份至約3重量份的層狀納米粘土,和d)約0.1重量份至約1重量份的成核劑。
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通過形成聚酰胺6,6樹脂組合物而制造的用于馬達驅動動力轉向裝置的蝸輪。
根據本發明的聚酰胺6,6樹脂組合物具有約83MPa或更大的拉伸強度(ISO527),30%或更大的斷裂伸長率(ISO527),通過環對環摩擦和磨損測試儀測量的約0.30或更小的鋼對金屬的運動摩擦系數,以及約0.020mm3/Kgf·km或更小的比磨損量。也就是說,根據本發明的聚酰胺6,6樹脂組合物具有優異的韌性、摩擦阻力和耐磨性。
因此,根據本發明的聚酰胺6,6樹脂組合物可用作馬達驅動動力轉向裝置的蝸輪材料。
下面討論本發明的其它方面和優選實施方案。
應當理解,此處所使用的術語“車輛”或“車輛的”或其它類似術語一般包括機動車輛,例如包括運動型多用途車輛(SUV)、大客車、卡車、各種商用車輛的乘用汽車,包括各種舟艇、船舶的船只,航空器等等,并且包括混合動力車輛、電動車輛、可插式混合動力電動車輛、氫動力車輛以及其它替代性燃料(例如源于非石油的能源的燃料)車輛。正如此處所提到的,混合動力車輛是具有兩種或更多動力源的車輛,例如具有汽油動力和電力動力兩者的車輛。
下面討論本發明的上述特征及其它特征。
附圖說明
接下來將參照某些示例性實施例及其所顯示的附圖詳細地描述本發明的以上和其它特征,在此之后所給附圖僅作為示例的方式,因而對本發明是非限定性的,其中:
圖1是表示用于測量聚酰胺6,6樹脂組合物的摩擦阻力和耐磨性的測試裝置的示意圖。
應當了解,所附附圖不是必須按比例,顯示了說明本發明的基本原理的各種優選特征的略微簡化的畫法。在此所公開的本發明的特定的設計特征,包括例如特定的尺寸、定向、位置和形狀,將部分地由特定目的的應用和使用環境加以確定。
在這些圖形中,附圖標記在貫穿附圖的多幅圖形中指代本發明的同樣的或等同的部件。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852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