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珊瑚菌的人工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58018.X | 申請日: | 2016-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180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文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防城港市藍瀚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04 | 分類號: | A01G1/04;C05F1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38001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珊瑚 人工 栽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珊瑚菌的人工培養方法,屬于農業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珊瑚菌又名"掃帚菌";該菌體形俊俏,色澤秀美。珊瑚菌科Clavariaceae各屬含有不少質地脆嫩、別具風味的食用菌,是我國野生食菌資源中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珊瑚菌有很多的品種,顏色艷麗,有紅、黃、白等色。像葡萄狀枝瑚菌、葡萄狀珊瑚菌都可以食用,一般別名帚菌、刷把蕈、掃把菌、笤帚、紅掃把。珊瑚菌的子實體由基部生出多回分枝,基柄粗大,圓柱狀或柱狀團塊,光滑,基部白色,具粉狀斑點手壓后變褐色;菌肉白色,有蠶豆香味;由基部向上分叉,中上部呈多次分枝,成叢,淡粉色、肉桂紅色,頂端呈指狀叢集,薔薇紅色,老時肉褐色,孢子狹長,臍突一側壓扁,有斜長的斑馬紋狀平行脊突。
珊瑚菌在世界很有名氣,被稱為野生之花,鮮甜爽囗,含有亮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纈氨酸、酪氨酸、脯氨酸、甘氨酸、絲氨酸、谷氨酸、天門各氨酸、精氨酸、組氨酸、蘇氨酸等15種氨基酸,其中有6種人體必需氨基酸,還可以用藥,具有和胃現氣、祛風、破血緩中等作用,對小白鼠肉癌S-180,艾氏癌的抑制率為70%。珊瑚菌口感香脆,可以與各種葷素食品原料相搭配,既可炒、燴、爆、炸、熘,也可煮、拌、燒、煨、蒸、瓤、燉等。 特別提示:先將干品反復多次洗凈泥沙,再放入清水中浸泡20分鐘待用。浸泡過的水可用來做湯或炒菜。菌內含異性蛋白質,食用蛋類、乳類、海鮮過敏者慎食!有報道稱,一種珊瑚菌叫[Ramaria formosa(Pers.: Fr.) Quél.]亦稱刷把菌(四川)、雞爪菌、則梭校(西藏)、粉紅叢枝菌,食后往往中毒,但經煮沸浸泡沖冼后可食用。中毒癥狀為比較嚴重的腹痛、腹瀉等胃腸炎癥狀。對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為80%,而對艾氏癌的抑制率為70%。此菌與山毛櫸等闊葉樹木形成外生菌根。 珊瑚菌(掃帚菌)有部分品種是有毒的,食用后會造成死亡,一般白色的不宜食用(不但不鮮美,還可能引起腹瀉,中毒),紅色,黃色,淡紫色的珊瑚菌都可以食用,艷紫色的不能食用,實踐中已經出現過很多這樣的例子,輕者腹瀉,嚴重者造成食用者全部死亡的例子都出現多起。實踐中,野生蘑菇和這些菌類在食用加工前都應該用沸水稍微煮一下,把水倒掉,在蒸煮,炒食用,這樣比較安全,因為某些野生蘑菇含有的微量毒素可以通過這種方法被破壞,另外不要很多種野生蘑菇菌類同時食用,以免兩種不同的無毒蘑菇在一起混合產生毒素,另外不可因為味美過量,這些都是避免食用野生蘑菇菌類中毒的方法。
中醫認為珊瑚菌具有補鈣、鎮靜、防止人體鈣流失、強勁壯骨、養血安神的食補功效。現代科學也認為珊瑚菌克防治手腳抽筋、顫抖、能促進肌體健康,延緩衰老。常食能美容皮膚、提高肌體免疫力。民間常用來醫治胃痛、宿食不化和風痛等癥。《滇南本草》中談到:"帚菌,俗名笤帚菌。味甘,性平。無毒。主治和胃氣,祛風、破血、緩中。多食令人氣凝,少者舒氣。"。
發明內容
珊瑚菌喜歡纖維性的和腐化性的物質、包括糖分等養料,珊瑚菌吸收到過多動物尿液和糞便或一些毒性化學物質可能產生毒素,因此,很有必要進行珊瑚菌的人工栽培,從培養基上控制毒素的產生,栽培出安全的珊瑚菌。
珊瑚菌的人工栽培方法解決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按下面的步驟:一、培養基制作原料:米糠20~25份、木屑25~30份、秸稈10~12份、木薯渣15~17份、砂糖2~3份;二、培養基加工:木屑和秸稈粉碎成直徑≤0.2 cm的碎屑料,將碎屑料與米糠、木薯渣一起攪拌均勻成為混合料;四、混合料堆積發酵:將混合原料堆積于隔熱池中,噴灑水分至含水量35~40%后用薄膜覆蓋池面,發酵30~40天,其間每隔7~8天揭膜加噴水一次,使保持含水量繼續發酵成為混合培養料;四、混合培養料滅菌:將發酵后的混合培養料分裝入聚乙烯薄膜袋中,每小袋0.7kg~1.0kg,壓實后綁緊袋口,堆放入高溫滅菌箱中,橫直排放,使袋料間能流通熱氣,升高溫度,保持滅菌溫度80℃~100℃,滅菌時間90~120分鐘,滅菌完后自然降溫,取出,攤開袋口;五、在滅菌后的袋裝培養料口接種珊瑚菌種,稍作壓實,袋口朝上垂直擺放于室內或大棚內部,表面覆蓋黑色農膜,噴淋水分、保持溫度20℃~30℃,6~8天后子實體長出,揭開農膜;六、將砂糖按50g/kg溶解于水中作為噴淋營養液,每隔3~4天噴淋一次,保持含水量35~40%,子實體長至10 cm ~15 cm時可采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防城港市藍瀚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防城港市藍瀚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801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冬種金針菇的生產方法
- 下一篇:橙蓋鵝膏菌的人工栽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