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備可實現植物生長的屋頂構造的移動住宅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55749.9 | 申請日: | 2016-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745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7 |
| 發明(設計)人: | 李英茂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英茂 |
| 主分類號: | E04H1/02 | 分類號: | E04H1/02;E04B2/00;E04B1/76;E04B1/82;E04D11/02;E04D13/00;E04D13/16;A01G22/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權律師事務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陳國軍 |
| 地址: | 韓國京畿***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墻體 屋頂構造 形式形成 移動住宅 貫通槽 對向 托板 叉式升降機 叉子 黃土層 底面 面形 屋頂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具備可實現植物生長的屋頂構造的移動住宅。所公開的具備可實現植物生長的屋頂構造的移動住宅的特征在于,包括:底面,其由托板形成,所述托板形成有多個貫通槽,叉式升降機的叉子插入所述貫通槽;第一墻體及第二墻體,其形成于所述底面的上部,且以間隔規定間距相互對向的形式形成;第三墻體及第四墻體,其以相鄰的形式形成于所述第一墻體及第二墻體的一側,且以間隔規定間距相互對向的形式形成;屋頂,其形成于所述第一至第四墻體的上部,且形成為可實現植物生長的結構,所述第三及第四墻體中,一側面形成為壁泉,另一側形成為黃土層。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備可實現植物生長的屋頂構造的移動住宅,更為詳細地,涉及一種具備親和自然的屋頂構造的移動住宅,所述移動住宅具備在兩玄武巖層之間形成火山石渣(scoria)層的屋頂構造,即使在下雨的情況下覆蓋植物的土壤也不會被沖洗掉,且通過使植物生長中所使用的水向壁泉流入來實現再利用。
背景技術
移動式住宅指的是用車輛或叉車等將完成的住宅搬運到希望的場所并迅速且便利地進行設置的住宅類型。
所述移動式住宅與一般建筑物相比具有設置費用低廉,且易于制造成各種大小的優點,因而其作為簡易建筑物正被廣泛使用。
移動式住宅的一個例子可以舉集裝箱房的例子。由于集裝箱房是在工廠制造完成后被移動設置于希望的場所,因而不需要另外的組裝過程。因此,相比于利用夾層板制造而成的組裝式建筑相對具有可迅速地進行設置的優點。
如果在所述移動住宅的屋頂栽培植物,則從外觀上可以展示出親和自然的風景,另外栽培于屋頂的植物起到遮陽幕的作用,因而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
但是,被指出的問題在于,當在屋頂用土栽培植物時,如果下雨則覆蓋植物的土壤會被一起沖洗掉,從而很難構筑持續的植物生長環境。
另外,植物生長中所使用的水在經過土壤的同時受到污染,因而無法再利用于植物生長,從而不得不放棄使用。
因此,需要即使在下雨的情況下也不會和雨水一起被沖洗掉的植物生長環境的構筑,且同時亟需可以重復利用植物生長中所使用的水的方案。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韓國實用新型公報1993-0008543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所述問題而被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備如下屋頂構造的移動住宅:即使下雨的情況下土壤也不會和雨水一起被沖洗掉。
另外,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親和自然的移動住宅,其對在栽培于屋頂的植物的植物生長所使用的水進行重復利用。
另外,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隔熱性能得到提高的屋頂構造。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備可實現植物生長的屋頂構造的移動住宅,所述具備可實現植物生長的屋頂構造的移動住宅的特征在于,包括:底面,其由托板形成,所述托板形成有多個貫通槽,叉式升降機(forklift)的叉子插入所述貫通槽;第一墻體及第二墻體,其形成于所述底面的上部,且以間隔規定間距相互對向的形式形成;第三墻體及第四墻體,其以相鄰的形式形成于所述第一墻體及第二墻體的一側,且以間隔規定間距相互對向的形式形成;屋頂,其形成于所述第一至第四墻體的上部,且形成為可實現植物生長的結構,就所述第三及第四墻體而言,一側面形成為壁泉,另一側形成為黃土層。
另外,本發明的所述屋頂可包括:混凝土層,其支撐屋頂的荷重;防水層,其形成于所述混凝土層的上部,從而隔斷水分向所述混凝土層的下部的流入;第一壁泉管道,其形成于所述防水層的上部并形成植物生長所需的水的流動通道;第一玄武巖層,其形成于所述第一壁泉管道的上部;火山石渣層,其形成于所述第一玄武巖層的上部;第二玄武巖層,其形成于所述火山石渣層的上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英茂,未經李英茂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574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