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控制方法、控制裝置和電子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55265.4 | 申請日: | 2016-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0391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小朋;何新蘭;卓世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5/232 | 分類號: | H04N5/2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張潤 |
| 地址: | 52386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控制 方法 裝置 電子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控制方法,用于控制電子裝置,所述電子裝置包括運動傳感器和成像裝置,控制方法包括:處理所述運動傳感器檢測到的所述電子裝置的運動數據以得到電子裝置的抖動幅度;判斷所述電子裝置的抖動幅度是否小于或等于預定幅度;在所述抖動幅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預定幅度時累計所述成像裝置輸出的緩存圖像的穩定幀數;在所述抖動幅度大于所述預定幅度時重置所述穩定幀數;在所述穩定幀數大于預定幀數時控制所述成像裝置對焦。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控制裝置和電子裝置。本發明實施方式的控制方法、控制裝置和電子裝置利用運動傳感器測量電子裝置的穩定性以確保對焦的精準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對焦技術,尤其涉及一種控制方法、控制裝置和電子裝置。
背景技術
人臉對焦以人臉區域為對焦區域進行對焦,然而,在手機不穩定時進行對焦,手機抖動導致人臉區域晃動,影響對焦精準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提供一種控制方法、控制裝置和電子裝置。
本發明實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電子裝置,所述電子裝置包括運動傳感器和成像裝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處理所述運動傳感器檢測到的所述電子裝置的運動數據以得到所述電子裝置的抖動幅度;
判斷所述電子裝置的抖動幅度是否小于或等于預定幅度;
在所述抖動幅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預定幅度時累計所述成像裝置輸出的緩存圖像的穩定幀數;
在所述抖動幅度大于所述預定幅度時重置所述穩定幀數;和
在所述穩定幀數大于預定幀數時控制所述成像裝置對焦。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處理所述緩存圖像以識別是否存在人臉區域;
在存在所述人臉區域時進入所述處理所述運動傳感器檢測到的所述電子裝置的運動數據以得到所述電子裝置的抖動幅度的步驟;和
在不存在所述人臉區域時控制所述成像裝置對焦。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抖動幅度包括偏移量,所述預定幅度為0.12毫米;或
所述抖動幅度包括偏轉角度,所述預定幅度為0.05度;或
所述抖動幅度包括偏移量及偏轉角度,所述預定幅度為0.12毫米及0.05度。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所述預定幀數為3幀。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成像裝置包括對焦鏡片和馬達,所述在所述穩定幀數大于預定幀數時控制所述成像裝置對焦的步驟包括以下步驟:
控制所述馬達驅動所述對焦鏡片自近焦位置向遠焦位置以第一步距逐步移動尋焦;
處理所述對焦鏡片的每個第一步距對應的所述緩存圖像以識別人臉區域;
處理所述人臉區域以判斷所述人臉區域的對比度是否出現第一拐點;
在出現所述第一拐點時控制所述馬達驅動所述對焦鏡片返回一步并以第二步距向所述遠焦位置移動,所述第二步距小于所述第一步距;
處理所述對焦鏡片的每個第二步距對應的所述緩存圖像以識別人臉區域;
處理所述人臉區域以判斷所述人臉區域的對比度是否出現第二拐點;和
在出現所述第二拐點時確定所述成像裝置對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未經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526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