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桂育7號水稻的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55133.1 | 申請日: | 2016-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770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黃文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文慶 |
| 主分類號: | A01G16/00 | 分類號: | A01G16/00;A01C21/00;A01G7/06;A01M1/04 |
| 代理公司: | 南寧市來來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45118 | 代理人: | 石本定 |
| 地址: | 545999 廣西壯族自***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稻 栽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作物栽培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桂育7號水稻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是一種重要的糧食資源,全世界許多地方的人都依靠其作為主食,尤其在我國,水稻種植是我國種植業中體系龐大的產業之一,也是我國農業中最基礎的產業,水稻養活了十幾億的人口。我國水稻的播種面積約占所有糧食作物的百分之 29%左右,約有百分之六十左右的人口都以此為主食。但目前我國人口增長迅速,耕地面積持續減小,這也對水稻的栽培、供應造成很大壓力,使我們必須在一定的耕地面積內,栽培出更高產、優質的水稻作物,這樣才能保證我國的水稻產量;而且,隨著科技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水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外觀品質和食味品質俱佳的優質水稻備受市場的青睞。
桂育7號水稻是廣西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選育的雜交品種,該品種是以“七絲占”為母本,“桂引901”為父本雜交系選而成。2011年通過廣西壯族自治區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桂審稻2011035號。該品種屬于軟米型品種,具有適應性廣、高產穩產、米質優、加工品質優等特點,是糧食生產加工企業和廣大種植戶喜愛的優質常規稻新品種。該品種屬感溫型常規水稻。桂南、桂中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7天左右,比對照柳沙油占202遲熟4~6天。前期長勢一般,中后期長勢旺盛,分蘗強,株型緊湊,葉色濃綠,葉片細長較直立,劍葉豎直,葉鞘綠色,熟色好,米質優。主要農藝性狀(平均值)表現:每畝有效穗數20.3萬,株高98.3厘米,穗長21.7厘米,穗型著粒密,每穗總粒數131.9粒,穎色淡黃,稃尖無色、無芒,結實率82.6%,谷粒長度為9.7 毫米,寬度為2.3 毫米,長寬比4.2,千粒重23.2克。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79.5%,整精米率69.4%,長寬比3.2,堊白米率2%,堊白度0.5%,膠稠度84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6.5%;抗性:苗葉瘟7級,穗瘟發病率95~100%,損失率48.3~86.7%,損失率均級7~9級,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7.5~8.5,稻瘟病抗性水平為感病~高感;白葉枯病致?、粜?級,Ⅴ型5~7級,白葉枯抗性評價為中感~感病。產量表現:2009年早稻參加常規優質稻組初試,五個試點均畝產497.02千克,比對照柳沙油占202增產5.50%(不顯著);2010年晚稻復試,六個試點均畝產467.46千克,比對照柳沙油占202增產8.82%(顯著);兩年試驗平均畝產482.24千克,比對照柳沙油占202增產7.16%。2010年晚稻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55.37千克,比對照柳沙油占202增產6.58%。
桂育7號,屬于軟米型品種,粒型長,堊白率低,外觀品質、蒸煮品質、食用品質、加工品質俱佳,田間抗病性好、抗倒伏能力特強,產量高,適用性廣,十分迎合市場的需求,已成為糧食生產加工企業和廣大種植戶喜愛的優質常規稻新品種,深受市場歡迎。桂育7號水稻雖然豐產性好,適應性廣,但是在桂育7號水稻栽培的過程中由于存在培育方式不當、操作不當、施肥管理方面不合理以及各種病蟲害的發生等問題不僅制約了桂育7號水稻產量的提高還影響了米的質量。因此,研究一種適合栽培桂育7號水稻的方法,對提高桂育7號水稻的產量以及保證米的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桂育7號水稻的栽培方法,使用該方法對桂育7號水稻進行栽培不僅降低了水稻病蟲害的發生率,而且提高了水稻的產量,栽培得到的水稻顆粒飽滿,營養豐富,質量保證。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桂育7號水稻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種子晾曬:在播種前將種子置于陽光下鋪成3~5厘米的厚度晾曬2-3天,晾曬時每天翻動4-6次,保證種子曬均勻;晾曬時注意地面溫度不超過50℃;因為溫度過高會使得種子曬熟;
(2)選種清選:挑出秕粒、碎粒、有蟲粒和草籽,選擇粒大成熟好的種子,將種子用清水清洗一遍;
(3)浸種催芽:用重量比例50%多菌靈500-600倍液浸稻種48小時后撈出,用45-50℃的溫水洗凈提溫后控干進行催芽,當80%的種子芽長2.8-3.2毫米,根長4.8-5.2毫米時進行室溫涼芽6-8小時;
(4)播種育秧:選取無鹽堿、土地肥沃、平坦的壤土為秧田,秧田整地時每平方米均勻施入搗碎的腐熟有機肥3~3.5斤、磷酸二銨45-50克,與床土混勻,播種前1—2天放水浸透床面,精細整地,達到泥爛、面平,待達到秧床水份下滲沒有泥漿時抿平進行播種,每平方米播芽谷150-160克,播后用鐵锨輕拍,使種子和泥面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文慶,未經黃文慶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513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桂育9號水稻的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種克服北方水稻連作障礙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