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唾液CRP檢測試紙及其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54088.8 | 申請日: | 2016-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265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宋曉峰;余強華;潘文東;胡培麗;余凌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金華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68 | 分類號: | G01N33/68;G01N33/577;G01N33/55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興區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膠體金結合墊 硝酸纖維素膜 檢測試紙 吸水板 樣品墊 唾液 膠體金檢測試紙 唾液采集器 檢測裝置 樣本來源 半定量 血清 檢測 全血 血漿 粘貼 制作 樣本 定性 交接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唾液CRP檢測試紙及其制作方法,包括檢測試紙、唾液采集器和檢測裝置,其中,所述的檢測試紙包括樣品墊、膠體金結合墊、NC硝酸纖維素膜、吸水板及PVC板,所述的樣品墊、膠體金結合墊、NC硝酸纖維素膜、吸水板粘貼于所述的PVC板表面;所述的樣品墊與其下部的膠體金結合墊,所述的膠體金結合墊與其下部的NC硝酸纖維素膜,所述的NC硝酸纖維素膜與其上部的吸水板,分別部分重疊交接。本發明有益效果:CRP定性膠體金檢測試紙,原理相同,只不過樣本來源是不同,是以全血、或者血清和血漿為檢測樣本的,不能進行半定量和定量進行檢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用檢測試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唾液CRP檢測試紙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種能與肺炎鏈球菌C多糖體反應形成復合物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半衰期19小時;血清CRP由肝臟合成,白細胞介素1b、6以及腫瘤壞死因子是其合成的最重要的調節因子;CRP的分子量為105 500,由含有五個相同的未糖基化的多肽亞單位組成,每個亞單位含有187個氨基酸,這些亞單位間通過非共價鍵連結成環狀的五聚體,并有一個鏈間二硫鍵。CRP可以引發對侵入細胞的免疫調理作用和吞噬作用,而表現炎癥反應。CRP作為急性時相反應的一個極靈敏的指標,血漿中CRP濃度在急性心肌梗死、創傷、感染、炎癥、外科手術、腫癌浸潤時迅速顯著地增高,可達正常水平的2000倍。結合臨床病史,有助于隨訪病程。特別在炎癥過程中,隨訪風濕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白血病等。
目前對C反應蛋白快速檢測的方法和儀器較多,主要有膠體金免疫層析法、熒光免疫層析法、免疫比濁法、化學發光法、酶聯免疫法等檢測方法,檢測樣本多為人血清、血漿或全血。需要專業醫護人員采集血樣、結果判讀依賴專業檢測儀器等原因?;颊邿o法完成家庭自測。目前國內外尚未有研制和生產以人體唾液作為檢測樣本的C反應蛋白唾液檢測試紙條。
現有的血液試紙條在其使用過程中存在如下不足之處:樣本采集會帶來一定的疼痛,為很多樣本采集者難以接受;而采集血樣時需要專業的醫護人員,而且采集血樣時會造成傷口,產生潛在危險,很不方便,不適用于患者家庭自測;只能檢測血液樣本,包括全血、血漿、血清;現有技術產品沒有進行半定量檢測;沒有專用的配套智能手機APP進行定量檢測,實現個人自測和保留檢測CRP結果。
鑒于上述缺陷,本發明創作者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和實踐終于獲得了本創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唾液CRP檢測試紙及其制作方法,用以克服上述技術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唾液CRP檢測試紙,包括檢測試紙、唾液采集器和檢測裝置,其中,
所述的檢測試紙包括樣品墊、膠體金結合墊、NC硝酸纖維素膜、吸水板及PVC板,所述的樣品墊、膠體金結合墊、NC硝酸纖維素膜、吸水板粘貼于所述的PVC板表面;
所述的樣品墊與其下部的膠體金結合墊,所述的膠體金結合墊與其下部的NC硝酸纖維素膜,所述的NC硝酸纖維素膜與其上部的吸水板,分別部分重疊交接;
所述的膠體金結合墊噴有膠體金標記的CRP-α單克隆抗體;
所述的NC硝酸纖維膜上分別劃有兩條平行的抗體捕獲線,靠近膠體金結合墊的一條CRP-β單克隆抗體單抗體,作為檢測線,另一條含有經確定了濃度的羊抗鼠IgG抗體,作為標準濃度顯色質控線。
進一步地,所述的唾液采集器為筒裝唾液采集器,其包括采集手柄架、容器筒、采集頭和筒帽,所述的采集手柄架設置在采集頭的上方,兩者連為一體;采集手柄架和采集頭設置在容器筒內部。
進一步地,所述的檢測裝置為第一CRP檢測試紙卡。
進一步地,所述的檢測裝置為第二CRP檢測試紙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金華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金華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408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