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Tucker分解的光譜張量降維及分類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53408.8 | 申請日: | 2016-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455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0 |
| 發明(設計)人: | 彭進業;閆榮華;汶德勝;馮曉毅;胡永明;王珺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大學;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西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9/62 | 分類號: | G06K9/6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6 | 代理人: | 王芳 |
| 地址: | 710069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tucker 分解 光譜 張量 分類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Tucker分解的光譜張量降維及分類方法,該方法將影響地物光譜特征的因素作為類內因素,并將類內因素、類與像素光譜分別作為一種模式構建成一個3階張量,對其進行基于低秩張量分解的降維;對3階張量進行低秩張量分解得到核張量類空間矩陣Uclass、類內因素空間矩陣Uwithin?class和像素光譜矩陣Upixels;采用有監督分類器對無類別的測試高光譜圖像d進行分類。本發明在模型建立后即可對高光譜圖像進行分類,無需調整,而其他張量建模方法則需要反復設置、調整參數才能達到最佳分類效果;本發明將一類的所有像素光譜映射到同一系數向量上,從而將各種因素的影響減至最小,不但提高了分類精度,而且結果穩定。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遙感圖像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Tucker分解的光譜張量降維及分類方法。
背景技術
高光譜圖像提供了細致豐富的地物光譜特性描述,大大提高了對地物的分類能力,已廣泛應用于地質勘探與地球資源調查、城市遙感與規劃管理、環境與災害監測、精細農業、測繪及考古等方面。
然而,高光譜圖像由大量波段數據組成,這些波段構成高維特征空間,對其處理需要巨大的計算量,引發“數據災難”。針對這個問題,最為有效的方式就是降維。主分量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由于簡單有效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降維方法。但是PCA需要將高光譜圖像向量化,并且只是在高光譜圖像的光譜維上進行處理,忽略了高光譜圖像的空間信息。
為了充分利用高光譜圖像的空間信息,學者們提出了許多將高光譜圖像建模為張量的方法。高光譜圖像可是一組二維圖像,因此可以用多維數據表示,包括兩個空間維和一個光譜維。Letexier等人將高光譜圖像建模為三階張量其中I1和I2為像素位置,I3為波段數。使用張量分解模型對高光譜圖像進行空間和光譜聯合分析。其中使用Tucker3分解模型生成張量數據的低秩近似,稱為LRTA-(k1,k2,k3)方法。
基于張量的低秩近似,Nadine Renard等提出了先在高光譜數據的空間維上進行低秩近似,以降低空間維上的噪聲;然后在光譜維上使用PCA進行降維的方法。該方法改善了分類精度。但是該方法僅僅將高光譜立方體簡單建模為三階張量,沒有考慮到影響高光譜分類精度的真正原因:地物的光譜特征受到如光照、混合、大氣散射、大氣輻射等多種因素影響。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基于Tucker分解的光譜張量降維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隨機選取高光譜圖像中的像素光譜作為訓練集,所選取的像素光譜有L個波段、C類樣本,分別在C類樣本中的每類樣本中隨機選取W個像素光譜作為類內因素,其中C大于等于1的自然數,W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數;
步驟2,構建3階張量其中C為第一模式,W為第二模式,L為第三模式,其中L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數。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高光譜圖像分類方法,該方法包括:
步驟一,權利要求1所述的降維方法;
步驟二,判斷待測試像素光譜d所屬類:
步驟21,設待測試像素光譜d的初始第一模式k=1、初始第二模式w=1;
步驟22,用w替換訓練集的像素光譜的基礎張量B的W,得到子張量
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大學;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西北工業大學,未經西北大學;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西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340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