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根部閥的帶壓堵漏裝置及封堵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53320.6 | 申請日: | 2016-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2395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03 |
| 發明(設計)人: | 劉達;畢治強;吳慶江;張旭東;沈珂;聶新永;劉龍;劉然;張曉虎;阮景紅;路民旭;王振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石油北京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55/16 | 分類號: | F16L55/16 |
| 代理公司: | 11138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董亞軍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根部閥 套筒 聚四氟乙烯塞 閥體 帶壓堵漏裝置 沿圓周方向 帶壓堵漏 過盈配合 快速封堵 裝置結構 密封脂 上法蘭 位置處 無泄漏 下法蘭 引壓管 堵漏 封堵 涂覆 下端 泄漏 外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根部閥的帶壓堵漏裝置及堵漏方法,屬于管道不停輸帶壓堵漏技術領域。其中裝置包括:套設在根部閥閥體(2)與引壓管(3)相連接的位置處的下法蘭(6),套設在根部閥閥體(2)外部的套筒(1),套筒(1)的下端沿圓周方向設置有上法蘭(4);以及位于套筒(1)和根部閥閥體(2)之間的聚四氟乙烯塞(5),聚四氟乙烯塞(5)與套筒(1)過盈配合;套筒(1)和聚四氟乙烯塞(5)之間、聚四氟乙烯塞(5)和根部閥閥體(2)的外表面之間均涂覆有密封脂涂層。該裝置結構簡單、操作便捷,可在管線不停輸的情況下對根部閥的泄漏進行快速封堵,并且能夠達到永久無泄漏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管道不停輸帶壓堵漏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根部閥的帶壓堵漏裝置及封堵方法。
背景技術
根部閥是各類公用管道、工藝管道上的重要的閥門,根部閥閥體的底部通過引壓管與主管道連接。當根部閥發生泄漏時,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例如更換新閥門、對泄漏部位進行封堵等,以防止管道內的介質泄漏到周圍環境中。更換新閥門需要停產,并且作業時間長。為了避免停產,目前大多采用在管道運行中進行帶壓堵漏的方法來對發生泄漏的根部閥進行封堵。
現有的帶壓堵漏方法主要包括鋼帶拉緊方法、低壓粘補方法以及注劑式密封方法等。
其中,鋼帶拉緊方法是在泄漏點處放置橡膠墊片,然后利用鋼帶將橡膠墊片固定,利用該橡膠墊片進行堵漏。該方法適用于中低壓管道泄漏的臨時堵漏,由于橡膠墊片容易老化、鋼帶易受外力擾動等因素影響,該方法堵漏失效的幾率較大,并且僅靠鋼帶拉緊作用難以滿足中高壓管道輸送要求。
低壓粘補技術即化學粘合技術,該方法只適用于較低壓力下的堵漏,且現有的各種膠粘劑均不易直接帶壓粘補,需要特定的導流裝置來實現帶壓粘補。
夾具注膠法利用泄漏部位的外表面與夾具構成的密封空腔,將密封脂注入并充滿密封空腔,從而阻止介質的外泄,封堵泄漏。該方法可用于對高溫、高壓管道的泄漏進行封堵,但是該方法需要使用復雜的密封脂注入設備,操作工藝復雜,堵漏速度慢。
綜上所述,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本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以下問題:現有的帶壓堵漏方法不能同時滿足堵漏效果好、作業時間短、成本低、操作簡單等要求。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堵漏效果好、作業時間短、成本低并且操作簡單的用于根部閥的帶壓堵漏裝置及封堵方法。
具體而言,包括以下的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根部閥的帶壓堵漏裝置,包括:
套設在根部閥閥體與引壓管相連接的位置處的下法蘭,所述下法蘭的中心具有與所述根部閥閥體與引壓管相連接的位置處的外形相適配的通孔;
套設在所述根部閥閥體外部的套筒,所述套筒呈上端封閉、下端開放的空心圓柱體形,所述套筒的下端沿圓周方向設置有用于連接所述套筒和所述下法蘭的上法蘭;
以及,
位于所述套筒和所述根部閥閥體之間的聚四氟乙烯塞,所述聚四氟乙烯塞與所述套筒過盈配合;所述套筒和所述聚四氟乙烯塞之間、所述聚四氟乙烯塞和所述根部閥閥體的外表面之間均涂覆有密封脂涂層。
進一步地,所述上法蘭和下法蘭上分別開設有多個連接孔,所述上法蘭的連接孔和所述下法蘭的連接孔對應設置,所述上法蘭和所述下法蘭通過第一螺栓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下法蘭包括半下法蘭a和半下法蘭b;所述半下法蘭a和所述半下法蘭b均包括半圓形的主體,在所述主體的徑向方向的兩端設置有連接耳,所述連接耳上設置有連接孔,第二螺栓穿過連接耳上的連接孔將所述半下法蘭a和所述半下法蘭b連接;所述半下法蘭a和所述半下法蘭b的中心均設置有與所述根部閥閥體與引壓管相連接的位置處的外形相適配的凹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石油北京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石油北京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332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動化管道堵塞系統及其堵塞方法
- 下一篇:一種油氣管道的漏氣防燃設備





